第(2/3)頁 相比之下,期貨市場上的那點波動,孟山都咬咬牙,也就咽進肚子里了。 …… 嘉吉的全球首席執行官阿爾伯特,同樣帶領著一群人在分析著華夏大豆增產帶來的影響。 期貨市場上的波動,嘉吉會很心痛,但也不會特別在意,及時做出調整就是了。 他在意的是全球產業鏈的穩定性。 因為玉米燃料乙醇的發展,帶動玉米價格走高,玉米搶占了大豆的部分播種面積。 所以全球大豆如inform和《油世界》的判斷,供給趨緊。 這也是幾大糧商默契下共同打造的局面,未來兩年正是豐收的時候。 在這個關鍵時間節點,全球產業鏈的主要終端市場華夏,卻出現了巨大變數。 會議室里,激烈的討論還在進行著。 “再來一次大豆戰爭,能打垮他第一次,就同樣能打垮第二次!” “拿頭去打?這次可沒有價格優勢。” “那就降價!降到一個他們不能接受的成本,如同上次一樣!” “唉,難啊!”說話的人搖了搖頭,“華夏這次不單是播種面積增加,關鍵是單產大幅增加,讓每噸大豆的生產成本也降下去了,現在誰的生產成本更低,還難以判斷?!? “打價格戰,一時半會兒很難打贏,還可能兩敗俱傷!” 越討論越心驚。 播種面積增加可以不在意,耕地面積增加讓眾人皺眉,單產增加則讓人感覺大事不妙! 因為種子推廣有一個過程。 一旦有了突破性種子,在3~5年內,這個國家的大豆平均單產都會快速增長。 越增長,效益越高,成本越低,美洲大豆唯一剩下的優勢可能就只有規?;? 未來幾年,這個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終端市場自己率會越來越高。 “其實,也沒必要這么恐慌。” 一個糧食分析師的聲音回蕩在寂靜的會議室里。 霎時,眾人就看了過去。 阿爾伯特也示意他說下去。 分析師點了點頭,說道:“華夏是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今年大豆消費量預計4900萬噸,但到2010年,我們的預測數據是不低于6000萬噸,而且還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等到2016年時,消費量將突破1億噸?!? “假如華夏大豆單產400斤,那需要5億畝土地?!? “單產500斤,需要4億畝土地?!? “單產600斤,需要3.33億畝。” “單產700斤,需要2.85億畝” “單產800斤,2.5億畝……” 隨著分析師嘴里吐出一個個冷冰冰的數據,眾人逐漸冷靜了下來。 沒什么比數據說話更有用的了。 即使是今年,華夏大豆的自給率達到了60%,但依然還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消費在快速增長。 但單產短期內不可能無限制增長。 即便華夏摸到了單產400斤的門檻,追上了美利堅,但土地呢? 有人出聲說道:“有權威報道稱,華夏兩年增加了4000多萬畝耕地,明年預計還有千萬畝增幅,未來幾年濱海圍墾完,可能還有幾千萬畝增幅……” 這又澆了一盆冷水。 分析師淡定的說道:“華夏濱海約有1.05億鹽堿地,除去濕地和生態用地,就算作增加0.8億畝耕地?!? “假如這0.8億畝全種大豆,那也才2.15億畝,畝產400斤,總產量4300萬噸,畝產500,總產5375萬噸……” “好了,別算了,總體的大勢是不會變的。”阿爾伯特出聲打斷。 “不管怎樣,華夏大豆增產和變得有抵抗力,對我們都不是好消息?!? “繼續平倉看空嗎?”期貨分析師問道,此前,利空消息一出,嘉吉就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 “不用了?!卑柌卣f道:“多了1000多萬噸而已,市場已經快消化完利空消息了?!苯Y束會議后,阿爾伯特就撥通了某位董事的電話。 其余的糧商也反應不一,有些選了了硬抗,有些選擇了暫避鋒芒。 但都很快穩住了陣腳,畢竟是上百年的大公司,風險可控,定價權也依然牢牢掌握在手里。 只是這次對手更抗揍了。 … 九月十三日。 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后,informa經濟公司和《油世界》緊急發布了最新的供需報告。 依然維持了此前的判斷,全球大豆供給趨緊。 在此前的判斷里,美利堅以及巴西大豆的產量前景調低,抵消了阿根廷大豆產量調高的幅度。 但這次,兩家機構雖然給出的數據略有偏差,但都默契的再次調低了美利堅和巴西大豆的產量。 美利堅:7400萬噸——7250萬噸。 巴西:6100萬噸——5970萬噸。 巴西遭遇了氣候的影響,美利堅則是紅火蟻又有蔓延之勢,同時大豆田還受到了頑固雜草的危害。 此外,《油世界》還判斷全球大豆消費量依然遠高于生產量。 在當天中午,聯邦農業部發言人也聲稱:“為了減少對礦物燃料的依賴,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歐美國家都在積極發展生物燃料產業,使用豆油作為原料的生物柴油產量逐年提高?!? “長期看,生物柴油的快速發展將使得豆油的消費領域大幅擴張?!? 同時,聯邦魁首布什將在12月簽署新的能源法案。 連續幾把火,芝加哥期交所大豆合約很快就止住了跌勢,開始快速反彈。 … 九月十五日。 看著快速反彈的市場,郭陽在想,要不要繼續? 嘉禾糧油和微光公司在這幾個交易日,在低位完成了大量資金進場。 略一估算。 年初時,就有30億資金進了場,年中時,留作備用金的30億,后來也陸續完成了進場。 當時杠桿是4.5,撬動的資金是270億元,這半年來累計浮盈近20%。 也就是54億元!相對于60億元的原始資金,利潤達到了90%! 而這次, 先是調倉做空,隨后又反手做多,借機把杠桿調整到了6倍左右,就是約6/4.5*270=360億。 隨后浮盈的54億元又開始加倉,54*6=324億元! 賣糧食后回收了124億元,這次只進了約30億元,6倍杠桿就是約180億元。 總計就是864億元! 芝加哥大豆期貨合約能快速止跌,和嘉禾的大舉入場不無關系。 這幾個交易日,芝加哥大豆期貨交易非常活躍,每天的成交量都達到了一百六七億美元,最高峰時甚至突破了200億美元。 嘉禾這次實際新入場的資金864-270=594億元,約合79.2億美元,每天的新入場資金約20億美元。 最大程度減少了外界的關注。 而這數個交易日,下跌反彈來回的波動幅度接近16%,給了嘉禾很大的操作空間。 賬戶收益率達到了11.7%,賬面浮盈約101億元。 相比原始資本30+30+54+30=144億元,幾個交易日的凈收益就達到了70.1%! 而賣糧食回收的124億元資金,還有約94億沒來得及入場。 但就算是這樣,也讓高德和楊成等人心驚膽顫。 “老板,要不要平倉?” 這樣的話,郭陽每天都能聽到,但怎么能平倉,好戲才開場呢? 這次的賬面浮盈多出了101億元,各個賬戶的風險都直線下降,還可以繼續支棱! 賣糧食的錢也還剩下94億,留來買現貨嗎? 這確實是條路子,因為現貨未來也看漲,買糧食怎么看也不會虧。 但一來大豆、玉米、水稻都還沒開始大規模收獲,還有一兩個月時間差。 且還有個意外因素。 玉米! 玉米今年也要增產! 郭陽原本的想法是憋著手里的天玉1號種子銷售數據,等國際糧商來給予致命一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