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七十三章 情感;顆粒歸倉(各位大佬,中秋快樂!!)-《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3/3)頁

    貪圖了它的便宜,現在就要承受它的因果。

    但以前那是沒得選,

    現在,別來煩我,我怕國產大豆誤會!

    不止是國內面臨價格戰和轉基因困局,北美大豆的局面似乎更糟糕!

    其實,在大豆生長后期,植株封林后,雜草是能控制住的。

    但老美選擇控制雜草的農場主測算后發現,今年的大豆生產成本遠在3600元/噸以上。

    而往年這個數字是一般在2400~2800元/噸浮動。

    相當于成本提高了800~1200元/噸。

    另外,放任雜草生長的農場主更慘,大豆產量近乎腰斬!

    聯邦政府能給多少補貼?

    要多少補貼才能補出價格優勢?

    兩大專業機構infoma和《油世界》的預期都很悲觀,雜草控制不住,紅火蟻也還在破壞土地!

    聯邦用糧食編織的武器正在土崩瓦解。

    除了糧油機構,彭博社甚至發文稱聯邦內部正在考慮用更強有力的武器來捍衛農場主的利益。

    不過,老美國內萎靡的經濟形勢拖累了這一切!

    聯邦金融也要崩了!

    當消息傳回國內時,以進口大豆為主要原料的大豆壓榨企業都如墜冰窖。

    轉基因人人喊打,進口大豆成本優勢也沒了。

    各大企業老總紛紛改口。

    面對壓力,福臨門第一次在媒體面前公開表態。

    “福臨門已經在建立國產大豆的采購渠道,以后將逐步減少轉基因大豆的加工,甚至完全用國豆取代!”

    業內紛紛直呼這是老六行為,當初可是你口口聲聲說進口大豆有價格優勢的。

    怎么轉頭就把兄弟們賣了呢?

    太不道德了!

    然而,

    魯董事長孫孟權大義凜然,“支持國產大豆發展,是糧油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幾乎是大多數企業的同一基調,趁著還有時間,都在抓緊聯系國內的大豆生產基地。

    也有脾氣粗暴的老總,“這tm再不轉型就等死吧,或者說像匯福糧油一樣轉型搬磚!”

    鐵頭娃是沒有好結果的。

    匯福糧油就是選擇了咬牙死撐的鐵頭娃。

    其老總石克榮并沒有在公共場合出現,也沒有傳出任何只言片語。

    媒體猜測這可能和匯福這兩年才費巨資在南美購買的鐵路物流和港口有關。

    放棄進口,意味著至少有幾億資金打水漂了。

    得知這一情況后,高德對石克榮喊話,“嘉禾愿意以市價收購匯福糧油在南美的資源。”

    這次,石克榮終于露面了,但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嘉禾收購。

    “嘉禾糧油大力押注國產大豆,推動國產大豆替代進口大豆,同樣是以利益為驅使。”

    “嘉禾可以不在乎大豆加工上的利潤,是因為只要實現了國產替代進口,它能從任一環節獲益。”

    “但其它企業不行,只要嘉禾選擇打價格戰,那其它企業就是砧板上待宰的魚。”

    “嘉禾糧油就是毒瘤!”

    “油脂企業的選擇不應該是妥協,而是抵制這種不健康的產業鏈發展!”

    而匯福同樣選擇的還有來自鵬城的植之元。

    郭柏春也在媒體上抨擊了嘉禾。

    “不僅是食用油行業的毒瘤,更是大豆壓榨業的毒瘤!”

    高德毫不在意。

    郭陽更加不放在心上。

    價格戰是很靈活的武器,嘉禾也從來沒想過壟斷食用油市場。

    因為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一切負隅頑抗都會顯得很愚蠢,可笑至極。

    隨著時間進入九月份,南北各地的大豆都開始進入了收獲期。

    今年各地都風調雨順,大豆豐收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甚至豐收豐產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料,各地的地方媒體都爭搶著報道。

    “國產大豆豐收,市場對北美轉基因危機不再感冒。”

    “解讀黑土地上大豆豐收密碼--良種先行,厚植沃土。”

    “大豆喜豐收,農民賺得多。”

    “秋糧歸倉,齊魯大地好風景。”

    一陣秋風一陣涼,三春不如一秋忙。

    秋日時節,華夏大地層林盡染,沃野金黃,一臺臺收割機穿梭在田間,大豆、玉米顆粒歸倉。

    同一時間的大洋彼岸。

    有著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提出了破產申請,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