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七十四章 倒閉-《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這份1.7元/斤的收儲價格只是一個幌子,只要國家糧食局動了,就可能成為別人的刀。

    這根本就不是合不合理的問題。

    秘書額頭微微冒出了細汗,為自己的冒失感到后悔。

    “我…額…”

    聶局眼神凌厲,“這件事就當沒發生,不知道,國內市場一切正常,今年暫時還不需要國儲收購價。”

    “明白。”

    秘書微微頷首,知道這一關算是過了。

    ……

    九月下旬的北方,秋高氣爽,豐收的糧食更是讓農民倍感喜悅。

    魯省的一處農場里。

    種植大戶王娥對今年的收成很滿意,正如去年一樣,她這1200畝地依然沒讓她失望。

    不過今年大豆的價格并不景氣,相比去年可以說是跌到姥姥家了。

    然而,算下來畝產500斤的大豆,加上補貼,畝收益依然能有七八百元。

    對于改種大豆前種水稻的收益,依然是遠遠超出。

    而且,播種的時候還沒驚覺,收獲的時候才發現今年種大豆的人是真他娘的多啊!

    就這黃河三角洲上,除了苜蓿,就是大豆。

    一塊田連著一塊田,一個村子連著一個村子。

    這個時候,即使是傻子,也能意識到今年的市場行情不會好。

    在將最后一塊地收獲完成后,王娥撥通了收購商的電話。

    收購商自然是嘉禾糧油,這附近的基地都是統一簽了合同的。

    不一會兒,電話通了,還沒等她問,一個中氣十足的年輕小伙就把她想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喂,王姐,要賣大豆嗎?今天的收購價是1.41元/斤。”

    王娥不滿道:“小袁,怎么又降價了,前幾天還1.45呢?”

    “王姐,這沒辦法啊,現在就這市場行情,不信你隨便去問,看看哪家有嘉禾出價高的?給你這價還是因為咱這地交通方便,離工廠不遠,不然價格還得降。”

    “姐問你個事,后面價格能起來嗎?”

    “起不來的,王姐,你就信我這回,早賣早脫手,你的成本我清楚,生產資料、人工、地租加一起最多600元。”

    小袁說道:“你這每畝至少有150元以上的利潤,一共18萬,賺不少了。”

    去年王娥每畝的利潤能能達到四五百元,今年直接腰斬還不止。

    這著實讓她肉疼了一陣。

    但她種了這么多年地,知道去年是先驅者的紅利。

    不是誰都有和她一樣的魄力把1200畝水稻田改成旱作的大豆地的。

    今年的紅利沒了。

    這就是國人的跟風能力,尤其是種田這種門檻不高的行業,只要利潤夠高,一兩年就能給你干飽和。

    但還能賺錢,咬咬牙,王娥就按照約定把大豆賣給了嘉禾。

    “這種子傳播得太快了。”

    “小袁,你們公司有沒有推出什么新品種?你給我推薦兩個唄?”

    “王姐,我也不是種子公司那邊的。”

    “你幫我問問。”王娥想了想,“小袁,還沒對象吧,改天姐給你介紹個姑娘。”

    “姐,你這…”

    “錯過了這店可就沒這機會了哈,那女娃人長得小乖小乖的。”

    “姐,種子我幫你問問,介紹對象就免了,你那大豆明天一早我就過來收。”

    一處港口臨時倉庫里。

    散糧運輸車在裝卸車的協助下,快速的卸貨。

    來自南方某小城的袁子方掛斷了電話后,還不免嘀咕。

    “來魯省這么兩年,我TM就還沒見過小乖小乖的女生,王娥得有1米8,她說的小也小不到哪兒去。”

    “不過,等王娥這幾個大戶的大豆到港,麻涌的第一船貨就可以出發了。”

    對國內目前的大豆加工局勢,袁子方也八卦了不少。

    北方沿海的大豆加工廠基本都已經被國產大豆占據了。

    即使是邦吉的三個大豆加工廠也已經淪陷,據說,幾個工廠的話事人甚至打算通過嘉禾的渠道采購大豆。

    能活下去,沒人想死,尤其在如今金融動蕩,沿海倒閉的工廠比比皆是。

    管理層也是人,外資只要還想在國內發展,就不會拋棄這些基本盤。

    食用油和豆粕雖說還在低位,但國產原料的降價,給加工廠又提供了一條生路。

    牢牢抓住,前期的幾億數十億投資才不至于完全打水漂。

    兩天后,

    袁子方親眼見證第一艘散貨船滿載著大豆發往南方。

    這可能也是近幾年第一艘從魯省發往粵省的大豆船。

    時代變了。

    不肯轉變思路的人只能溺死在浪潮里。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