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郭老板,你這還來參賽啊!” “喲,領導,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比賽還把你們給驚動了。” 郭陽確實很驚訝,和他招呼的是第十師的領導,183團的領導姚錫年也只是陪在一旁。 “你們這比賽搞得好啊!”領導贊道:“北屯這冬季經濟一下子就被你們給搞活了。” “主要是向陽湖這地方風水好。”郭陽笑道:“領導,下來聊,我這去參加比賽了。” “好。” “以郭總的技術,拿個好成績不成問題。” “借你吉言。” 等郭陽走后,姚錫年又和領導說道:“嘉禾這一個億離完還早得很,獎金至少還能支持好幾年。” 這些話,都被排在郭陽后面的鄧剛等一眾專業對手聽了去。 而且越聽越心驚。 啥玩意? 排在前面這個一聲不吭的是賽事方的老板? 一個億的投資,更是想想就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一些專注于釣魚競技的人更是再次下定決心,向陽湖今年的訓練營和比賽得重點關注了。 … 比賽的規則很簡單,只比一個:混合魚重量,顧名思義,比重量。 郭陽按照指示,帶著釣具來到了釣點。 湖面都結了一層厚厚的冰,踩上去很結實,安全的問題不用擔心,不時還能看到透明的冰面之下的景色。 更關鍵的是,下面有大型目標魚。 眾多釣手都興奮了起來。 周邊都一模一樣,郭陽也看不出他這個釣點有何特殊之處。 碰巧的是,鄧剛,老鬼,劉志強等剛才排在他前后的人都離他不遠。 有的在斜對面,有的在后方,相隔最多三四十米遠,一眼就能看到。 “這下有意思了。” 郭陽觀察了一陣,就開始準備魚餌、魚線、魚鉤、魚竿等,全都是鄭旺給配的。 拿出裝的嚴嚴實實的魚餌,打開后一看,是一個個黑黑的圓球。 “黑蚯蚓啊!” “這小子,準備的太充分了。” 郭陽坐在小馬扎上,往周圍看了看,發現有部分人用的是小亮片,也就是假餌。 向陽湖的信息是公開的,里面投放最多的就是狗魚,重量也夠,用小亮片也合適。 夏天時狗魚很少吃蚯蚓,一般都是用亮片和小魚釣。 但這會兒是冬天。 黑蚯蚓拿出來沒一會兒,就被凍成了硬棍。 等了一會兒。 “開干!” 伴隨著裁判組的發號施令,郭陽把蚯蚓剪成1厘米長短的“肉段“,從冰洞扔下去。 寒風料峭,沒有帳篷、沒有暖爐,180名釣手坐在馬扎子上,各自做出不同誘魚動作。 眼睛死盯住冰洞的竿梢,等待那激動人心的一刻。????郭陽不由一陣感嘆。 “還得是釣魚佬啊!” 也就在他愣神的功夫,短桿竿稍傳來一股輕微的力量。 郭陽下意識提竿,一條貝加爾雅羅魚。 額,也被俗稱為小白條,也就一指寬,小得不能再小了。 “靠,出師不利。” 這時,其他人也陸續上魚了,向陽湖里魚資源很好,一個冬天,又缺食物,又缺氧氣,魚群早憋壞了。 紅尾、翹嘴、鲇魚,還有鯽魚和老頭魚…… 天寒地凍的冰面上,卻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只有郭陽挨打的世界出現了。 小白條! 小白條! 還是小白條! “小白條鬧窩了呀!” 郭陽皺起了眉,快半個小時過去了,他釣了近二十尾小白條。 但這又不是尾數大賽,比重量的比賽靠小白條沒用。 其余人尾數遠比他少,但可能一條魚就趕得上他二十條。 不過郭陽也沒泄氣,現在遠沒有到那個時候。 一條條小白條被拉了上來。 “那個老板兄弟,要不換小亮片或者雜魚吧,魚口挺好。” 旁邊一位釣手看不下去了,出聲提醒道。 郭陽想了想,又看了看其他人身旁的冰面上,都擺滿了各種魚獲。 “算了,我還是釣蚯蚓。” 現在換回小亮片也拿不到名次了,還不如再堅持看看。 其實,其他人也注意到了郭陽身后的小白條,都紛紛出言勸說。 在他們看來,這老板就是來玩的,但郭陽一一拒絕了。 這些人無奈搖了搖頭,“看來這位老板還真是來玩的了。” 又這樣過了半個小時,時間來到了十點過,冬日里的暖陽升起。 一群釣手釣得不亦樂乎。 還有阿爾泰的電視臺記者在冰面上四處采訪,是一個哈族的姑娘,那臉蛋極其俊俏,讓一群釣魚佬獻寶似的展示著魚獲。 反觀郭陽這邊冷冷清清的。 沒遛過大魚,腳凍麻了,手凍僵了,臉凍得貓撓一樣。 是他這地沒有魚,還是真的魚餌不對路? 觀察了一圈,郭陽突然發現周邊人魚是釣的不少,但狗魚卻沒有想象中的多。 就連鄧剛、劉志強、老鬼等高手魚雖釣了不少,大魚也有,但大狗魚卻較少。 郭陽明悟了。 “兄弟,換餌吧,小白條喜歡結群,這樣一直釣小白條也不是辦法。” “就是,這魚情不適合釣蚯蚓。” “我剛才釣了會兒紅蟲,也是小白條。” 其他人又紛紛勸了起來。 連那哈族的女記者也被吸引了目光,看見郭陽身后一排排的小白條,連忙讓鏡頭不要拍。 想通了,郭陽也就無所謂了,笑道:“沒事,等會兒這小白條拿來打火鍋也是一絕,小歸小,肉質嫩得狠呢!” 才說完,一股巨大的力量把郭陽拽了個前趴,全身趴在冰洞上,竿子也在洞口橫了扁擔。 可那‘滋滋滋’的聲音郭陽再熟悉不過了。 是大魚在要線! 要不是郭陽壓在竿子上,竿子就被拽到冰洞里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