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德明的經歷和葛文耀類似,也是在企業巨虧之下,臨危受命接手的海鷗手表公司。 80年代末,電子手表崛起,海鷗等國內外鐘表企業都轉型生產電子表,市場迅速飽和。 亞洲金融危機是壓垮駱駝的那根最后的稻草。 那時候島國企業開始向國外瘋狂傾銷電子表。 剛接手海鷗的王德明真正領教了什么叫“生產的越多,賠的就越多。” 海鷗表廠慘不忍睹:全廠沒錢買煤取暖,職工工資發不出,拖欠員工醫療費。 所有人都認為海鷗廠沒希望了。 但在那之后,王德明通過招標盤活了海鷗最后一塊土地,轉型研發生產機械表。 另外,強迫員工入股、股權轉讓等一系列的措施,讓海鷗廠在10年的時間里完成了華麗轉身。 然而,海鷗的產品結構中,有30%左右的中端產品。 而能與瑞士對抗的部分,即價值在三萬元以上的高端表,僅僅占不到1%:每年幾千只。 至于30萬元以上的手表,目前一共不到90只。 所以,當王德明聽到下面人匯報有人要預訂海鷗明年的限量款時,神情里滿是掩飾不住的震驚。 “知道對方是誰嗎?” “沒認出來。”女銷售搖了搖頭,說道:“是一對年輕男女,在海鷗展臺快呆了一上午。” “噢?” 這時,葛文耀走了過來,“出什么事了,王總?” 王德明說道:“有人想預訂那款陀飛輪、萬年歷、三問報時三合一的那款表。” “好事啊!”葛文耀說道:“哪位富豪這么有眼光,走,這我得一起去認識認識。” 在女銷售的指引下,幾人已經看到了那對年輕男女的背影。 “有點眼熟啊。”葛文耀嘀咕道:“不會吧,這么巧。” “葛總認識?” “看看就知道了。” 幾人越走越近,已經能聽到那對男女的交談和笑聲。 葛文耀聽到聲音就已經確認了,訝然道:“還真是你啊,郭總?” 郭陽轉身回頭,同樣露出了吃驚的表情,“葛總,你也在,還真是巧。” 葛文耀笑了笑,又給郭陽和王德明互相介紹了下,卻故意忽略了同樣跟過來的平安陳剛。 寒暄了會兒后,王德明問道:“郭總真要訂那款三合一的海鷗表。” “對,剛好缺一只名表,又不想給外國人做貢獻,聽說今天津門有鐘表展,就特意帶朋友來看看。” 郭陽笑道:“看了一上午,我認為就制作工藝而言,海鷗并不輸那些世界品牌,不懂的人,還可能把海鷗誤認為是百達翡麗。” 聽到如此夸贊,王德明笑了起來,痛快的說道:“郭總的這單,海鷗接了,只是得等到明年才能拿到表。” “沒事,能等。” 郭陽擺了擺手,說道:“簽合同付定金吧,你們這定價有意思,168,寓意不錯。” “哈哈,圖個吉利。” 這么痛快的成了一單,王德明頗為興奮,先是讓人去準備合同,又對郭陽說道:“郭總,等會兒賞臉一起吃個飯?” “好啊。” 郭陽意味深長的看了看葛文耀,“聽說周大福想退出對海鷗的投資,我個人挺感興趣的。” 在場的幾人都愣了愣。 葛文耀眼皮子抖了抖,平安的陳剛可能有點沒反應不過來,也可能不在乎。 王德明是猝不及防,“郭總說真的?” “當然,我一直對民族品牌情有獨鐘。”郭陽笑著說道:“不然也不會執著于收購家化集團。” 王德明看了看葛文耀,又看了看郭陽和陳剛,一時覺得也挺有趣。 順著王德明的目光,郭陽指了指陳剛,“這位有點眼熟啊!” “平安信托,陳剛,也是平安收購家化的負責人。”陳剛一副金融精英的打扮,神色傲然。 “農業可和時尚產業不搭,嘉禾收購家化、入股海鷗可不是明智之舉,有媒體把這形容成土老帽和白雪公主結親。” 郭陽挑了挑眉,直接忽視了陳剛,看向葛文耀。 “媒體上平安給家化開出的條件,說實話,我都心動了。” 陳剛不明所以,這是主動認輸了? 葛文耀也皺起了眉,喂,媒體的宣傳聽聽就得了,你還真信啊!玉澤不還在正常合作嗎? 但礙于旁邊有陳剛,葛文耀并不好出聲,只是目光看著郭陽。 郭陽也同樣看著他,目光對視著,“但平安不是一個好選擇,這可能將家化推向深淵。” 陳剛慍怒,剛要說話,只見郭陽再度把手指向了他。 “陳剛只是平安信托直接投資部的副總,他代表不了平安。 豫省許昌地方政府也曾將許繼電氣集團100%股權轉讓給平安信托,平安也給出了很好的承諾。 但近日,平安違背承諾決定退出,一紙承諾已成空談。” 陳剛忍不住打斷:“放屁,許繼集團的運作是雙贏的結果,是產融結合經典案例!” “也就是有這么一回事了。”郭陽不屑的笑了笑,對葛文耀說道: “那起收購也是平安信托直接投資部談下來的,但口頭上的承諾,對后來的人沒有任何約束力。 所有一旦有利可圖,平安馬上就決定賣掉許繼。” 郭陽指了指陳剛,“也就是說即使他和你在家化的未來規劃上不謀而合,但后來人可能根本不認可。” 郭陽又指了指自己,“而我不一樣,我的意志就是嘉禾的意志。” 說完這句,郭陽看了看已經在圍觀的人群,也不顧忌。 “再有,平安集團的股東里有不少外資,又以正大謝國民的權勢最大,老葛你可以去查查正大卜蜂、卜蜂蓮和寶潔的關系。” 陳剛氣急敗壞的說道:“他在胡編亂造!葛總,你別信他的!” 郭陽笑了笑,一點也不急,任由對方在那解釋。 這里的動靜已經吸引了不少人,鐘表展也來了不少記者,注意到這里的動靜,都圍了過來。 家化的葛文耀,平安的陳剛,嘉禾的郭陽……家化這出戲已經演到津門來了嗎? 人越來越多。 這時,郭陽注意到工作人員已經把合同拿給了王德明,而葛文耀又快被陳剛說服了。 “這十多年,寶潔對家化發起了多少次進攻?” 郭陽輕飄飄的留下了最后一句話,“好好把玉澤搞好才是正事!” 說完,郭陽和林可青在王德明的帶領下進了簽約室。 想要上來采訪的記者都被攔在了外面,于是又紛紛把話筒對準了葛文耀和陳剛。 只是葛文耀也有心事,匆匆離去了。 僅陳剛回應了幾句,然后又留下一眾人在原地胡亂猜測著。 “平安集團,正大集團,卜蜂蓮,寶潔公司,我好像明白了……” 有些敏感的記者匆匆離去,或就地寫稿撥打電話。 不管是不是,先當它是就有話題了。 … “還真是英雄出少年。”眉毛有些發白的王德明稱贊道,手中的合同在這一刻也沒那么香了。 “郭總是不是特意在海鷗的展臺等著葛文耀和平安的?” “真是巧合罷了,我確實是為海鷗而來。”郭陽笑道,葛文耀和王德明接觸幾年了,他怎么可能說實話。 葛文耀也許不一定完全鐘意平安,但肯定有用平安拿捏嘉禾的意思,也或者用嘉禾拿捏平安。 總之想為家化謀求最大的好處。 這也是策略的一種。 但嘉禾也并不想被家化完全拿捏,這更應該是一場雙向奔赴的合作。 而且他還有幾張牌沒打出,以及還在研發中的玉澤這張底牌。 王德明問道:“郭總真想入股海鷗?” “要不找個地方邊吃邊談。”郭陽看了看林可青,“我這朋友有些餓急了。” “啊,這能扯上我?”林可青一臉茫然的說道。 郭陽笑道:“那我們先去吃,你再看一會兒展覽。” 林可青說道:“昨天下午親手做的沙米粉算是喂了狗了。” “哈哈。”王德明大笑了兩聲,說道:“走,請你們嘗嘗津門的美食。” —— 葛文耀拒絕了王德明的邀約后,第一時間打電話讓人核實郭陽所說的信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