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一十三章 靜寧的瑞陽蘋果基地。-《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1/3)頁

    秋日的河西走廊層林盡染。

    將葛文耀送走后,郭陽便穿梭在河西走廊的各個項目區。

    家化已經停牌,制定的改制方案,也已報上級有關部門審核。

    蔚來田間的雙十一活動也在預熱,“全場半折全國包郵。”

    有人開始覺得這個活動好玩。

    微博雖然有點點歪了,但微博的基礎功能反反復復也就那些,很難有突破性的創新。

    這種情況下,必定是誰先上船,誰就占得市場先機,后來者很難居上。

    唯獨的對手新浪微博,郭陽也沒有過于放在心上。

    新浪偏娛樂化,估計還會走上飯圈打榜那條老路。

    蔚來特立獨行點也好,只要不涉政,點歪了也就點歪了。

    越野車在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中穿梭,不知翻過了多少座山梁后,羅修才輕聲說道:“老板,到靜寧地界了。”

    “到了啊。”郭陽從假寐中醒來,透過車窗,窗外依然是起伏的山巒。

    從蘭市向東出發,過定西,然后到靜寧,一路上皆是這種山川河谷般的地形。

    靜寧是平涼最西邊的一個縣,嘉禾其中一個蘋果基地就落在靜寧。

    經過幾十年努力,在窮山惡水的環境中,靜寧成了隴省蘋果栽培大縣,也是全國著名的優質蘋果基地。

    精品靜寧蘋果甚至已是國宴的選擇之一,走進了中南海,走進了人民大會堂。

    窗外的農田上,除了糧食,就是各種果園,農田之外,則是各種光禿禿的山頭。

    郭陽說:“先去和老向他們匯合,馬教授他們應該也到了。”

    “靜寧的父母官呢,要不要見一見。”偶爾兼職郭陽秘書的羅修沉吟道:“我們在會寧停留的時候,靜寧的張書記和陳澤縣長都聯系過。”

    郭陽想了想,“不急這一時,先去看看蘋果園。”

    之所以把蘋果園建在靜寧,也是因為這里的產業基礎好,全縣一共有數十萬畝蘋果園,占耕地的40.8%。

    從生產種植到果品銷售,都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體系。

    然而,進入靜寧后,郭陽并沒有看到想象中蘋果園漫山遍野的場景。

    “好像梨和杏還要更多一點。”

    “嗯,進了靜寧后,還沒看到蘋果園,梨和杏更多,也并不是所有果園長勢都很好。”

    跟著跑了這么多地方,羅修早已不是農業小白,“可能和海拔氣候有關。”

    郭陽點頭,“自然條件、管理水平也差異很大,農民收入差距應該也不小。”

    兩人一路觀察著,在這種偏遠山區,由于條件差,又缺乏技術,自栽自毀現象時有發生。

    有些雖有一定產量,但果品質量不佳,銷路不暢,效益不高,果農的積極性自然提不起來。

    這就導致有些山巒上明明栽了樹,但卻成片成片都是枯萎死去的幼苗。

    沿著山道往南又行駛了一會兒,海拔開始降低,繞開一座山梁后,眼前的景色豁然一亮。

    即使早已見過同樣的景色,郭陽依然感到驚喜。

    羅修也訝然道:“這里的文冠果長勢比會寧好像還要更好一點。”

    “是嗎?”郭陽瞧了瞧,說:“我咋感覺差不多呢,但比光禿禿的山巒好看多了這倒是真的。”

    羅修問:“這些樹能活嗎?”

    “能活。”

    “為什么呢,明明一山之隔的梨和杏樹死的死,衰敗的衰敗。”

    羅修不明白老板為什么預期那么篤定。

    郭陽笑了笑,說:“因為這里有水,注意到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個小水庫了嗎,那就是這里的文冠果能存活的根源。”

    “靠滴灌灌溉嗎?”

    “并不是。”郭陽看過治理方案,詳細的記不住,但也隱約記得治理的理念。

    “治理溝壑,防止水土流失,在于防止水的流失,水庫的出現可以抬高地下水位,同時也可以層層攔截,立體蓄水。”

    郭陽說道:“對于黃土高原來說,最重要的問題不是沒有水,也不是非常缺水,而是水土的流失。”

    偶爾一瞥的文冠果林下,也同步播下了草種,有些近期栽種的,更是直接覆蓋上了一層黑膜。

    草也是積蓄水的一種手段。

    一個品種再牛逼,如果沒有配套的種植技術,也很可能折戟沉沙。

    半個小時后,沿路的海拔更低了,也開始出現了蘋果園的蹤影,紅艷的蘋果懸掛枝頭,多了豐收的喜悅。

    靜寧是北方水果的最適宜栽培區,同時遠離工業城市,沒有污染源,各項生態指標均占滿分。

    所以這里也還是貧困區。

    靜寧南部有些人靠著蘋果脫了貧,但區域發展極不平衡。

    南部與北部,川區與山區,鄉與鄉,村與村,戶與戶之間都存在極為懸殊的收入差距。

    嘉禾蘋果園坐落于縣城南部的葫蘆河河谷川區。

    四周群山連綿,而這里卻一片平坦,一座現代化的果園屹立于此。

    郭陽遠遠就看見了向天山的身影,其身邊還站著不少人。

    汽車停下,郭陽還未下車,人群就湊了過來。

    “老板。”

    “辛苦了,老向,袁華,陳凌,喬輝。”郭陽和老向幾人打了招呼,喬輝就是蘋果基地的負責人。

    另外三人都是五畝換大奔的成員。

    旁邊有兩位穿著行政夾克的中年人走了過來,喬輝緊跟著介紹道:

    “老板,這是靜寧的書記張正,這位是農林局的陳澤局長。”

    “你好,郭總。”

    “久等了,張書記,陳局長。”

    郭總也熱切的和張正握了握手,實在是沒想到這兩人主動找了過來。

    張正爽朗的笑了笑,“是我們主動來的,也是剛到,幸虧來了,嘉禾的蘋果園讓我長了見識啊!”

    郭陽不信張正此前沒有來過這里,嘉禾的蘋果基地不說別的,逼格是絕對拉滿的。

    第一次見的人都會情不自禁的說一句,“臥艸,牛逼,蘋果樹還能這樣長!”

    這實際上就是幾年后海升集團從國外引進的那一套體系:矮砧密植栽培。

    果樹攀著支架長,機械順著行間走,水肥沿著管道滴……

    現在,嘉禾提前弄出了這一套體系,在這之前,少有人見過這么現代化的蘋果園。

    …

    “馬鋒旺教授呢,他也應該到了吧。”郭陽問道,實際上他最想聽聽馬教授的評價。

    向天山說道:“馬教授一來,看到這里的基地就傻了眼,然后就帶著兩個專家進基地調查去了。”

    頓了頓,向天山又說:“老板,你們先參觀,我和袁華、陳凌先去忙。”

    “行。”郭陽笑了笑,“走,張書記,陳局長,我們也進去看看。”

    “會不會打擾到你工作了?”

    人都已經來了,郭陽也不可能把人往外推,“書記你這就見外了,以后在靜寧這塊的文冠果和蘋果業務都得靠地方支持呢!”

    “哈哈,大家通力合作,一起把產業做大做強。”

    張正看著整齊劃一的蘋果園,說道:“靜寧種了這么多年蘋果,還是第一次見這種模式,不懂行的人遠遠一看,還以為種的葡萄呢。”

    “主要想著省力省人工。”

    張正說:“好啊,隨著人力成本越來越高,這種模式大有前途!”

    “承你吉言。”郭陽偏頭看了下農林局的陳澤,與張正相比,陳澤雖然也在笑,但郭陽看得出后者并沒有完全認可這種模式。

    說明陳澤對基層的了解更透徹。

    說實話,這種基地搞幾個做示范可以,真要大規模發展并不太現實。

    在靜寧等山區,可能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力。

    踩著操作道里軟綿的青草,果園里掛著的鮮紅蘋果讓人看著就欣喜。

    郭陽笑道:“喬輝,可以摘來吃吧?”

    喬輝說:“可以,果園一直主張有機栽培,用的都是生物農藥和有機肥,以及天敵昆蟲,有機認證也快通過了,只是還沒到最佳成熟期,口感未達到最好狀態。”

    郭陽邀請道:“張書記和陳局長一起嘗嘗?”

    “好啊!”

    “那就一起來,看上哪個摘哪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