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哈哈。”馬彪這下笑得很誠心。 嘉禾在百色發展麻風樹基地,馬彪不說出了多大的力,但有他一層關系在,基層工作會好走很多。 兩人在門口寒暄了小會兒,又往樓里走去,幾分鐘后,便到了郭聲的辦公室。 實際上,這也是郭陽和郭聲的第一次見面,一個做農業的,一個則是做有色金屬出生的,但兩人仿佛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郭總,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平路運河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上報國家評審了,大概率能過,但要想開工,還缺錢缺產業。” 平陸運河至少需要投入幾百億,對于一個經濟不發達的省份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十分龐大的預算。 只是提高西江各河流的通航能力或復航,就已經令桂省的財政捉襟見肘。 何況是這么大的工程? 同時這條河的開建也只方便了桂省,想從國家財政拿錢也基本不可能。 郭陽坐在沙發上,認真的聽完有關平陸運河的介紹,不時喝一口茶。 而郭聲和馬彪兩人就安靜的等他思考。 一盞茶的時間后,郭陽動了動,說:“直接投錢在大基建上,這不是嘉禾擅長的事。” 郭聲沉吟道:“只需要嘉禾彌補一部分資金缺口。” 郭陽問:“這個資金缺口不小吧?” “資金的大頭省里來籌集。”郭聲說:“一旦平陸運河打通,對嘉禾的物流體系也是極大的完善。” 郭陽沉默的沒說話。 “可以徐徐圖之,功成不必在我!”坐在另一個沙發上的馬彪提醒道:“麻風樹的果實馬上要成熟了。” “對!”郭聲沉吟道:“郭總,嘉禾肯定還想擴大麻風樹產業的規模吧?” 郭陽沒有遲疑,點了點頭,“當然。” 馬彪說:“相比西南橫斷山脈地區,桂省的地形和氣候條件都要好得多,平陸運河和西江沿線也更為靠近出海口。” “除了基礎條件,桂省和嘉禾也有合作基礎。”郭聲也附和道:“這次嘉禾想要多少地,省里都全力配合,不講條件。 另外,工廠用地、免稅政策、人才扶持等各種配套政策,一個都不會少。” 郭陽眼眉瞧了一眼兩位話事人,“這次不用再流傳土地了。” “不用。”馬彪神情果決,“嘉禾在隴省怎么弄,在桂省就怎么弄!” “速豐桉呢?” “該砍就砍!該換就換!” 郭陽想了想,說:“平路運河的修建嘉禾可以參與,但出資和持股不會太多,不過,在沿線生物能源產業的打造上嘉禾可以加大力度。” 郭聲略微有點失望,平陸運河的資金缺口很大,嘉禾不愿意完全彌補上,意味著在他的任期內最多只能勉強開工。 但馬彪卻很滿意郭陽的表態。 “郭總,有大概的產業規模嗎?” “再來一千萬畝,如何?”郭陽脫口而出,不用流轉土地,相當于解除了部分封印。 馬彪激動的拍了拍手,“好!” “但也不夠。”郭聲潑了瓢冷水,“平陸運河需要的資金不會低于500億元。” 郭陽笑了笑,“一千萬畝并不是結束,只是開始,其它企業也可以加入這場盛宴。” 馬彪嘆道:“少有企業敢向嘉禾這么篤定能源林產業一定能成功。” “第一批麻風果果實要成熟了啊!”郭陽意味深長的說,“不知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桂省呢!” 馬彪和郭聲雙雙一愣,很快眼里又仿若冒出了精光。 是啊,第一批成熟的麻風樹果子在桂省。“該邀請誰呢?” “三桶油和中化都會有興趣。”郭陽笑道:“其它化工企業也會有興趣,不過最好不要找外資,嘉禾不賣苗給外資。” 兩人愕然,馬彪說:“這才是嘉禾的主要目的吧!” 郭陽笑道:“沒辦法,種子種苗才是嘉禾最專業的業務,能源只是副業。” “郭總這副業有點大啊!”郭聲站起了身,雙手背在身后,“郭總,賞個光,為你接風洗塵。” “好啊!”郭陽欣然接受。 一上午的功夫,郭陽就和兩位當家人達成了初步意向。 吃了午飯后,郭陽便立馬給方曉章打去了電話。 有關在桂省加大投資的事宜讓其派人過來溝通商議細節。 下午,郭陽則去了田東的麻風樹基地。 第一批10萬畝麻風樹是前年春育苗,去年春移栽,如今也能算是兩年生的樹苗。 在光熱條件好的南方,麻風樹基本都能做到當年扦插,當年掛果。 不過那樣是揠苗助長,對于規模化果園,都要盡量避免這種情況。 所以,今年嘉禾在田東的麻風樹也只是試掛果。 一方面讓樹長得更高更壯,積攢樹勢,下一年的產量會更高。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煉油工藝需要實現工業化。 麻風樹的果實能榨油眾所周知,但工業化生產生物柴油在國內還只有中石油曾有過嘗試。 工廠、設備、生產線、工藝調試等等至少需要一年時間的磨合。 田東的一處山頭上,右江從河谷穿梭而過,兩岸的丘陵坡地則被種滿了麻風樹。 行間距統一,一眼望去,感官極其舒適。 郭陽又回頭看向身邊的麻風樹,樹高已經超過了兩米,枝條上掛滿了一叢又一叢綠色的麻風果。 產量一看就很喜人。 基地的總經理丁壹陪在一旁,“期受了下雨影響,不然掛果量還能再高不少,麻風樹還是更適合西南的干熱河谷地區種植。” “已經夠好了。”郭陽稱贊道,仰頭試著數一數這一棵樹一共掛了多少果子。 但實在太多了。 連數了好幾次都沒數清。 郭陽猜了猜,“一棵樹至少得有大幾百個果子吧。” “有。”丁壹笑道:“有些長勢突出的甚至能掛上千個果子,果子的大小在同類中也很突出,一個能達到20克。” 郭陽算了算,“一株結1000個,大約就是40斤的果實,畝產3000斤還是穩的。” “但高產潛力很高。”丁壹說:“麻風樹最高能長到5米,那時一棵樹該能掛多少果? 如果是在干熱河谷地區,我感覺高產甚至能達到四五千斤!” 郭陽揶揄道:“看來你對干熱河谷念念不忘啊!” 他和丁壹的接觸不多,只是認可其工作能力,但還沒想到其對高產還有一種執念。 “丁壹,要不我把你調楚雄去?” “其實也可以,最好的品種就是要配最好的產區,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益。”丁壹一臉認真,“這可是老板在五畝換大奔上說的。” 郭陽愣了愣,輕笑道:“算了,安心在桂省呆著,馬上又要多一千萬畝的任務。” “一千萬畝!”丁壹極其訝然,“全在桂省?” “是的。”郭陽說:“西南也會有,但應該會晚一步啟動。桂省雖然雨水多,產量不能達到最佳狀態,但能更快進入收獲期,回本更快,這也是一種優勢。 而且攀西、川西、云貴、藏南等地區民族情況太復雜,去早了很可能掉坑里,讓其它人探探路也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