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三十五章 天境祁連-《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3/3)頁

    這樣一來,突破高原困境就更進一步,紅旗河構想施工路上的阻礙又輕一分。

    忙了一天,三人也確實都餓了,于是都不在言語,而是悶頭吃起了肉,喝起了湯。

    這兩樣確實美味。

    但高原上的羊肉,相比隴省的羊,纖維感稍強,但不妨礙他依然美味。

    三人吃了個痛快。

    次日,三人依然往返于苗圃,除了冷杉,其它樹種郭陽也做到了心中有數,對于高寒地區生態系統的構建也都有一定的好處。

    至于牧草,大都數都回苗枯黃了,只能下根莖部位。

    下午的時候,郭陽在連存的幫助下,從本地的天禾種子倉庫上搜集到了些蕪菁種子。

    當天晚上,他就進入種子商店進行研究,與之同步的,還有其他品種……

    又過了兩天,種子搜集隊又到了三位隊員,分別是戴風、杜曉、陳明杰。

    三人也帶來了大量的物資,其中就包括林可青研發的蕪菁沙棘飲料。

    人齊了后,一行兩輛車六人帶足了物資,以及一架盤旋在上空的無人機一起向八一冰川出發。

    一路伴隨著黑河逆流而上。

    當祁連山不再遮擋前路,逐漸延展為一片群山環抱,較為開闊的河谷地帶時,便到了野牛溝。

    這里也是黑河的發源地之一。

    野牛溝之所以叫野牛溝,就因為這里是野生動物的樂園,其中又以野生牦牛居多,所以才被稱為野牛溝。

    在郭陽的想象中,這里應該是雪山、天空、黑河水、草原、野生動物交織在一起的美麗景象。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越往前走,越為觸目驚心,大片大片的草場化為了黑土灘,幾乎寸草不生,鼠洞密布,老鼠猖獗。

    原本在這里生存的野生動物不見了蹤影,也看不到牧民放牧的場景。

    無論怎么看,這里都是一片水土流失嚴重的黑土灘。

    這樣的景色怎么來拍《天境祁連》?

    恐怕眼前的畫面一出,天境祁連在大多數眼中的濾鏡就會徹底破碎!

    一旁,連存示意三名隊員說點話,最終,在野牛溝活動了一陣的杜曉站了出來。

    “其實這里這兩年已經好了很多,原來這里幾乎寸草不生。”

    杜曉回憶了一下過往的記憶,不疾不徐的說著。

    “我和這里大浪村的村支書聊過,他說,治理之前,沙龍灘一到每年春季就會刮起一股股的黑色沙塵暴,打在臉上生疼。

    2000年以前,黑河源頭的斷流時間曾長達40天,斷流長度近50公里,下游的騰格里沙漠也由此向東、向西、向南擴張,威脅著黃土高原和河西走廊。

    九十年代,省里派出科研團隊開展治理黑土灘治理的科技攻關,經過十幾年努力,才摸清了原因,培育出了適合本地生長的優良牧草。

    我們最初搜集到的高寒牧草種子就是來自于這里的專家團隊。”

    郭陽回憶了一下,再蹲下來看了看這里為數不多的牧草。

    “青海草地早熟禾?”

    “還有垂穗披堿草、青海中華羊茅等等牧草。”

    郭陽恍然,他培育牧草品種的時候,也用到了這些品種的基因。

    “只是省里在負責治理嗎?”

    “對,國家還沒參與,所以他們缺乏資金、設備、物資……也希望嘉禾的力量早點投入進來。”

    眾人都看著郭陽,郭陽也看著黑河源濕地默然不語。

    嘉禾生態的主力都在疏勒河流域,牛虎林面臨的壓力也很大。

    外界已經有媒體在傳播風言風語,敦煌西湖濕地立項時動靜不小,結果這么長的時間,項目區內一點動靜都沒有。

    其實,嘉禾生態一直在,嘉禾知道,當地政府也知道,只是重心在疏勒河的治理上。

    疏勒河活了,敦煌西湖濕地自然也就活了。

    事實上,濕地內嘉禾生態也一直堅持在用無人機飛播牧草和樹種,只是存活上聽天由命。

    西湖濕地也一直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著變化。

    但普通人不懂這些,甚至當地村民也不懂,說好的投300億到敦煌西湖濕地,那錢呢?

    錢不來,那有些人怎么賺錢。

    所以,就免不了有人煽風點火。

    郭陽站在原地想了一會兒,牛虎林的人不能動,但苜禾只在貴省有開展石漠化治理,應該可以分點人來。

    再招聘點當地人和團隊,請導師幫個忙,東和農機再弄點機械來協助,這事應該可以先做起來。

    在心底把這事記下來,郭陽向眾人說道:“走吧。”

    黑河流域的真正源頭是祁連山核心區的八一冰川,也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水源地。

    走近那里,像城墻一樣的巨大冰體橫隔在天與地之間,冰川像瀑布一樣從高山上垂下。

    郭陽站在冰川面前,心里那種震撼難以用言語形容清楚。

    但他知道這里不僅有冰川,也曾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被譽為‘天然生態博物館’。

    現在雖然遭受了災難,但他來,就是想利用植物拯救消融中的冰川。

    于是,在用無人機飛了一下周遭的情況后,郭陽就帶隊向一處看似寸草不生的流石灘走去。

    高山流石灘是一種地貌,僅出現在陸地上的高山冰緣帶中。

    冰緣帶是陸地上分布最高的自然植被帶,位于稠密連片的草甸、灌叢之上,又在高山雪線之下,是一片接近荒蕪的地帶,其中充斥著巖塊與碎石。

    流石灘在祁連山中很常見。

    走了近一個小時,郭陽等人才來到八一冰川另一側雪山腳下的流石灘。

    接下來還需逆流而上,爬到山壁腳下。

    冰緣帶環境嚴酷,夜間嚴寒,白日強輻射,晝夜溫差大,以及終年不止的狂風,使得大多數生物都無法存活,因而植被稀少。

    只有少數擁有特殊本領的動植物,才能適應這里的惡劣環境,在此安家落戶。

    眾人在山腳下歇了會兒,吃了點東西補充體力,又各自喝了蕪菁沙棘,緩解高原反應帶來的不適。

    還別說,蕪菁沙棘的效果很明顯,喝了沒一會兒,身體就緩過來不少。

    連存勸道:“老板,要不接下來就交給我們幾個吧,你和羅修在這里歇一會兒。”

    郭陽仰望那幾乎通天的一大片石灘,說實話心里有點發怵,但種子搜集隊的眾人都面色平常。

    想來爬這種山,對他們來說稀疏平常。

    之前的一段路,郭陽就在種子商店上模擬過培育植物,已經有了不少成果。

    這山他可以不爬。

    然而,看著身旁連存、戴飛、杜曉、陳明杰滄桑皸裂的肌膚,郭陽沒有膽怯之理。

    世之奇偉瑰麗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要尋找更多、更美、更罕見的高山植被,不去勇攀高峰,怎么可以呢?

    “走吧,我沒問題。”

    流石灘石如其名,除了少數大石頭,大部分碎石會像水一樣嘩嘩往下流。

    腳下去還沒穩住就開始打滑,后腳還沒跟上,前腳就開始往下溜,還是在高高的斜坡上往下溜,讓人心驚膽戰。

    然而,時不時從石頭縫里鉆出來的高山塔黃、梭砂貝母、紫堇等大小植物,卻向他展示著頑強的生命力。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