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行,那給你在海外安排一支1億美元的基金,未來三年都由你指揮。” 1億美元的基金體量已然不小,但對他來說,也就那么回事,何況祁子文選擇的方向大概率是對的。 但祁子文卻著實被沖擊到了。 他也就是想試試,學習一下從金融方向來理解公司的戰略選擇。 這也是他從老板身上學到的東西,嘉禾雖然時不時會很激進,但在大方向選擇上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這都是老板的功勞,與其敏銳的嗅覺不無關系。 從一份國際能源署的雜志上,就能看出這么多東西,由不得他不佩服。 至于嘗試原油期貨,實在是不想錯過這么好的練手機會,畢竟原油可是被稱為大宗商品的王者。 然而,這可是1億美金啊! 祁子文支支吾吾的說:“要不,先試試管理一千萬的?” 郭陽瞥了他一眼,“嘉禾旗下沒有體量這么小的基金。” “三千萬呢?” 郭陽眼睛一橫,道:“說一個億就一個億,婆婆媽媽的,還是你對我的判斷沒有信心啊!” “我是對自己沒有信心。” “沒事,虧了是投資人和公司的錢,賺了給你分紅。” “分紅就不必了,能有這次學習的機會我已經很滿足了。”祁子文真誠的說道。 郭陽沉吟道:“這是規矩。” 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郭陽也當場給楊成打了電話,讓其募集一只原油期貨相關的基金,基金池一個億,不夠的嘉禾補上。 郭陽能感覺到祁子文很興奮。 其實他何嘗不是,如果能親手造就一個個高級管理人才,也是一份不錯的體驗。 又過了兩天,繼委內瑞拉之后,不再有產油國有增產的跡象。 同時,美利堅知名油氣研究組織,伯恩斯坦機構也發表了一份報告。 大意是其認為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太過夸大,華夏生物柴油高產難以持續。 首當其沖的就是糧食安全。 “作為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人口大國,華夏未來十年對糧食需求的增長是極高的。 即使近年華夏糧食單產大幅提高,但需求的增長依然快于糧食增產。 大范圍輪作休耕、耕地面積下降、頻發的自然災害也都在嚴重影響著糧食生產。 尤其華夏今年休耕了6000萬畝土地,糧食產量七連增面臨終結! 如果華夏大范圍鼓勵發展生物能源林,這畢竟導致能源林與糧食搶地,進一步加劇糧食危機! 其次,華夏適宜發展能源林的西北干旱缺水,西南也處于地勢險峭的山區。 正如科技和成本因素使得人們涌向生物能源林一樣,不可預見的未來里,隨時也可能有出其不意的沖擊。” 伯恩斯坦在油氣領域具有不小的影響力,其研究報告也得到了金融界的認同。 這讓郭陽略微松了口氣。 價格戰越晚,留給生物能源林的發展時間就越長。 郭陽也和方曉章通了電話,嘉禾生化需要組建期貨交易部,主要目的是套期保值。 嘉禾糧油也有同樣的部門,也以套期保值為主。 現在期貨交易也逐漸正規化,有各種套保的監管措施,保證能鎖定公司的正常利潤,偶爾也會帶來額外驚喜。 除了原油,郭陽還想到兩個可以布局的品種:和。 尤其是白,這是一個強周期性品種,一般5~6年一個周期,有三年牛市,三年熊市的說法。 大資金也喜歡跟著周期操盤。 但現在嘉禾又掌握了一個意外因素:印度的甘蔗。 這是一個超高產品種,但又是一個極度破壞地力的品種。 意味著這個品種一旦推廣開,印度白產量將在短期暴增,但很快又陷入暴跌。 一來一回,就是一個收割財富的機會。 可能不止是期貨,郭陽還想到了借此機會收購巴西的種植園。想到這里,郭陽再次撥通了楊成的電話。 “在國內和國外分別再募集兩支期貨基金,對應和白,鎖定期5年,四只基金募集規模都暫定10億美元,不夠的嘉禾補上。” 一聽完這個,楊成早已古井無波的心又開始撲通撲通的跳。 “終于又有機會了嗎?” “算是吧。最近看你在惠農網發的視頻不錯,播放量不少啊。”郭陽調侃道。 心想,楊成這個工具人還是不錯的,原本的金融精英硬生生的被培養成了三農達人。 西裝革履的在屋頂農場挖土種菜,這樣一想畫面感就出來了。 楊成激動的說道:“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需要激情,現在只有金融交易才能讓我感受到激情在燃燒。” 郭陽笑道:“別燃燒了,快行動吧,先把基金經理確定下來。” “ok。” 和嘉禾糧油、嘉禾生化的期貨部門相比,微光和藍星投資就是純投機。 別看郭陽只讓祁子文試水原油期貨,但微光這幫人也肯定會按耐不住。 因為嘉禾內部很多信息和數據是互通的,微光也能拿到一手的數據,做出交易方向判斷。 不過現在嘉禾各方面的監管也很嚴,寧愿少賺,不愿犯大錯。 了幾天時間,郭陽才完成期貨商品交易上的前期籌備交待出去。 在這幾天里,國內關于生物能源、糧食安全的輿論火焰也越發旺盛。 嘉禾也感受到了這種壓力。 這種壓力從嘉禾糧油、嘉禾生化、天禾種業、全王生物等逐一的往上傳遞。 “農產品價格大反攻,國外物價暴漲,下一個會是我們嗎?” “南韓物價飆升,五肉成奢侈品!” “全球糧價反彈,國外小麥制品平均上漲40%!” “休耕6000萬畝土地,讓土地修養生息,恐將釀成大禍!” “休耕休出了個什么結果?記者實探,廣大農村地區出現大量撂荒地!” 除了媒體的報道,還有各路企業煽風點火,明里暗里的貶低土地休耕政策。 尤其是種子和農化領域的企業,國內的競爭本就極其激烈。 今年一次性休耕6000萬畝,讓這些人感受到了寒意。 剛好國外物價暴漲,此時不搖旗吶喊,更待何時,難不成等著明年繼續休耕,甚至擴大休耕面積? 那樣才是真的凜冬將至。 國內種業、農化等領域的上市企業,一年的股價都在低位徘徊。 很多機構、股民、企業股東都把鍋甩給了休耕。 因為休耕,導致市場縮小,最終進一步內卷,行業利潤進一步壓縮。 所以,在針對休耕上,這些人都不遺余力。 而最好的大義就是糧食安全,上面的老爺們,你們看,糧食壓力回來了,趕緊取消休耕吧。 這大抵就是這些人的心態。 至于最早在酒泉搞輪作休耕的嘉禾,提議休耕的嘉禾董事長,也頻頻被提及。 壓力其實并沒有傳給郭陽,因為各個子公司管理層就把事情攬了下來。 但郭陽又不是瞎子,自然能看得到。 所以他召集幾個公司的高管團隊開了個視頻會議。 從郭陽的視角看,大屏幕上,各個公司的人都坐滿了會議室。 開場后,郭陽直接說起了正事。 “本質很簡單,你們也應該注意到了,一直以來,‘糧食危機’這個概念都是國外傳進來的。” “其實就是日韓。”高德接過話,“今年國外頻發自然災害,糧食減產,國內也減少了出口,這兩急了。” 與會的人慢慢清楚了緣由。 別看陶氏杜邦合并,孟山都收購先正達鬧得沸沸揚揚,但美利堅今年的農業生產依然糟糕。 同時原油價格回到高位,讓生物能源再次有了利潤。 結果就是南北美都在加大生物能源的生產,減少糧食出口,糧食進口國再度遭重。 日韓最近在國際上又不老實,國內也干脆限制了對日韓的糧食出口。 瞿陽沉吟道:“其實國內今年余糧也不多,但種植結構更好了,對外依賴也更小,只不過被解讀歪了。” “糧食七連增真的要終結了嗎?”余秦問道。 對國內糧食產量的預測,一直是天禾的拿手好戲,因為可以從種子逆推個大概。 瞿陽搖了搖頭,“不一定,很難判斷,單產潛力提前釋放,種植結構調整,又休耕6000萬畝,不到最后一刻沒人知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