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趙華木然的點頭,他還在想這份大戶名單,洋種子在山城播種面積只占0.1%,但市場份額卻占到了10%。 意味著大戶市場淪陷了大半。 如果沒有這份名單,讓榮華的人自己去跑,得多費不少功夫。 趙華問:“高山蔬菜呢?” “同時進行,高山蔬菜是公司今年的一個重點推進項目?!碧锶鹂聪虍厪?,后者微微頷首。 “山城只是一個點,同時推進的還有多個區域,高山蔬菜播種時間一般在4~5月,時間已經很緊了。” 高山蔬菜、平壩丘陵蔬菜、油菜以及糧食作物……這一切都要同時進行,趙華只感覺頭皮發麻。 但看天禾這架勢,大戶名單都能直接掏出來,顯然是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 不想被甩下車,只能硬著頭皮上。 “沒問題!” 畢強沉吟道:“也不用怕,高山蔬菜是一個機遇,外資種企涉入少,但又確實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 高山蔬菜起源于80年代初期,在90年代快速發展,如今年播種面積已達到4000萬畝以上。 高山地區空氣清新,水質清澈,特殊的高寒山區氣候讓這些地區糧食生產水平極低。 但卻適合蔬菜,尤其是十字科蔬菜生長發育的需求。 夏季是我國農業自然災害多發的季節,洪澇水災、蟲災旱災、臺風冰雹…… 但高山蔬菜一般4~5月播種,8~10月上市,正好彌補了這一淡季。 所以前些年發展很快。 但也出現了諸多問題,連作障礙,種類、品種單一,茬口集中,‘菜賤傷農’現象時有發生。 如今有些地區已經在摸索改變,比如浙省和徽省,在嘗試引進青菜、荷蘭豆等優良品種。 但以中部長江流域高山蔬菜區(780萬畝)品種更新卻很遲緩。 高山蔬菜大多集中分布在秦巴山區、武陵山區、大別山區、六盤山區、云貴高原等老、少、邊、窮、庫的偏遠山區。 部分還是連片貧困地區和紅色老區,交通不便,自然資源相對匱乏。 高山蔬菜產業是少數幾個能大規模和持續為山區農民帶來明顯經濟效益的產業。 是農業部及各省在山區主推的產業之一。 這些地區偏遠落后,外資還沒來得及進入,本地品種又單一,同時近年來也出現了嚴重的農殘超標等問題。 對渴望進一步國內業績的天禾來說,高山蔬菜種子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沿海和蔬菜大省種子市場慢慢和洋種子磨,先把高山蔬菜種子市場占了,再來圍剿洋種子。 這是天禾定下的戰略路線。 具體實施起來,卻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首先就是種子,天禾不缺優秀的蔬菜種子。 但種類和品種不算多,這就將重擔壓在了天禾科學院的身上:培育和改良適宜品種。 渝東北背靠秦巴山區,六省市交界處;渝東南倚靠武陵山區,四省市交界處。 地理位置較好,同時又恰巧出了山城日報這檔事,讓畢強挺不爽,所以就來看個究竟。 然后,更不爽了。 榮華公司只顧著開發新品類市場,傳統的三大白等市場卻讓給了洋種子。 憑白壯大了‘洋和尚會念經’的聲勢。 不過,天禾還沒打算把榮華公司踢出局,畢竟合作了那么多年,像這些偏遠地區,也需要經銷商的力量。 田瑞和畢強細致的給趙華介紹了一番蔬菜的推廣后,才離去。 一連一段時間里,畢強都帶著研究團隊在山里打轉,尋找著更多的育種機會。 另一邊,趙華在特意找來《山城日報》看了后,也迅速進入了狀態。 狗日的無良媒體避重就輕,只報道了傳統的‘三白’,其它品種提都沒提。 好歹提兩句辣椒、瓜類也不至于讓他這么被動。 為了挽回在郭老板心中的印象,趙華也是豁出去了。 平壩丘陵地區的蔬菜播種逐漸進入尾聲,但高山蔬菜播種還未開始。 他也顧不著那么多,先把貨鋪開,無非就是給下游的鄉鎮種子店更多的讓利。 很多以往只有一面之緣,或者沒見過面只有電話的農資店都被聯系上了。 “老張,天禾的蔬菜種子來點,辣椒、番茄、苦瓜、黃瓜、蘿卜都有,適合山里種。” “別再推蓮白了,你看那去年那病害多成什么樣了,換種吧。” “天白1號長白蘿卜,賣得起價,比普通蘿卜均價要高20%左右。” “嗨,老顧客了,賒賬就賒賬唄,賣得好明年再來?!? 一個一個電話打出去,趙華也調來了人手,渝東南和東北幾個區縣,慢慢都有了天禾種子的身影。 同為蘿卜種子,一袋15克的本地圓蘿卜只賣1.5元,而一罐50克的天白1號賣價達到50元。 按單價算,是本土種子的10倍。 辣椒、苦瓜、黃瓜、番茄等等蔬菜也高出傳統數倍。 這引起了眾多農戶的稀奇。 就像一個常年封閉的山村,突然走來了一個穿著光鮮亮麗的美婦人,總能引人矚目,讓男的看了想入非非,女的看了暗罵妖艷賤貨。 但總有人會因為好奇下單,也有人為天禾的品牌買單。 總之,這是從無到有的突破。 “長江流域高山蔬菜區,基本跑了個遍,情況比預料中好,很多農戶都喜歡看電視,天禾投了很多廣告?!? 在四月中旬時,畢強就回到了酒泉,和郭陽說起了此行的經歷。 得益于天禾的名氣夠大,品牌夠硬,又有電視廣告等配合宣傳,有些地區還拿到市縣政府的種子推薦背書。 這讓天禾的蔬菜種子只要能鋪開,就有人買,剩下的就交給時間發酵。 推廣高山蔬菜種子,只是瞿陽定下的一個方向,魯、冀、豫、蘇等才是主戰場,這一兩個月同樣收獲頗豐。 郭陽問道:“育種有頭緒嗎?”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碑厪娦α诵?,“了那么多時間和精力搭建的育種體系,也該發揮點作用了?!? 商業化育種可以大幅縮短育種周期,并降低不確定性。 像蔬菜這類品種,只要確定了育種目標,目標簡單清晰,基本上一年就能完成從審定到投放市場。 但缺點是很難出大單品,只能靠群海戰術去填補市場。 “那壓力不小,聽說你還和李殿榮有個油菜育種的賭約?” “對,培育更健康的油菜籽油,目前團隊還沒有頭緒?!碑厪娪闷诖哪抗饪粗?。 “慢慢來,這是一場持久戰,先把高山蔬菜攻克了吧?!? 郭陽搖了搖頭,這段時間,他也沒停歇,在工作的同時,還把積攢一年多的自然能量消耗近半。 但在健康型油菜和高山蔬菜育種上,他不打算出手。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