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禾帶來的兩個品種,育種權都已被農學院的薩特南教授‘霸占’。 在印度,甘蔗每年可收獲兩季,對經濟的貢獻甚至超過了。 這次培育的蔗種,經過去年秋季的擴繁,今年春季的種植面積達到了近10萬畝。 別看這個數字不大,但這10萬畝,卻產出了將近100萬噸甘蔗! 有的畝產甚至達到了12噸! 這個產量極其驚人! 這個國家,每年的甘蔗產量都不穩定,極易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造成減產。 別說畝產12噸的甘蔗,就是畝產3~4噸,都已經算高產了。 短短一個收獲期內,馬邦的這10萬畝甘蔗,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各大媒體輪番報道,薩特南也成了名人,甚至接到了高官的邀請。 在酒店的茶餐廳里,郭陽和程迪單獨進行了會談,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程迪說:“薩特南最近頻繁出現在公眾面前,宣揚他育種經歷的磨難,如今這兩個品種已和他深度綁定。” “這是最好的結果了,貪婪就是原罪,也許哪一天,他就會為此付出代價。” 郭陽笑了笑,這一季只有10萬畝,但下半年收獲時,很可能就是數百萬畝了。 等明年,就能全國普及。 殺傷力從現在開始將一點一點增強。 這時,服務生送來兩份甜點,程迪拿起一塊放進嘴里,確實很甜,符合它產大國的身份。 “的擴繁要慢一些,明年才能稍微擴大面積,另外,孟山都bt控制了90%以上的種子市場,也不知對推廣是好是壞。” bt是蘇云金桿菌的拉丁文術語簡稱,這是一種土壤細菌的基因。 bt基因可以促使植物細胞生成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對于鈴蟲、斑點鈴蟲、紅鈴蟲等主要害蟲具有毒性。 而孟山都將這種基因植入了基因組。 抗農達大豆等抗農達作物可以耐受除草劑,包括bt在內的bt作物可抵御害蟲。 隨著技術研發的深入。 這兩種性狀開始在同一種作物上出現堆疊趨勢,廣泛分布在世界范圍內種植的所有轉基因作物中。 印度在2002年,就批準了bt的商業種植。 盡管經歷了非法傳播、農民自殺以及抗蟲性的發展變化等諸多爭議,bt仍然得到了迅速傳播。 如今在印度的bt種植面積達到了1.5億畝。 郭陽也同樣吃了一塊甜點,慢慢咀嚼品嘗,別說,味道還行。 “來之前,天禾法務部門也研究過孟山都在印度的情況,其實bt的爭議一直很嚴峻。” 程迪應該研究過印度的種子市場,但手中力量不夠,掌握的信息自然不足。 郭陽問:“了解孟山都的轉授權模式嗎?” “知道一些,但具體是怎樣的不清楚。” 為了利益最大化,孟山都公司發明了特許權使用費。 簡單的說,就是農民在購買種子需要付費之外,還得在大豆、等產品收獲時,支付給孟山都一筆特許權使用費。 從單純的賣種子,直接干預到了農民的種植生產環節。 這是一種私有知識產權制度,繞開了公共政策和相關規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