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怪胎-《重生潛入夢》
第(3/3)頁
當第一個家長出現在托兒所門口時,洪濤知道,放學的時間該到了,托兒所可不管晚飯,這里的每個小孩都在等著自己的父母出現,然后揮手和小伙伴以及老師告別,跟著父母回家。這時的托兒所門口看不到后世里熙熙攘攘的情景,每個孩子的家長來接孩子的時間都不太一樣,家里有老人的就會來得早點,父母是雙職工又沒老人的,就會來得晚一點。
只要過了4點半,孩子們的家長隨時都可以進入托兒所,和老師說一聲,然后把在屋子里翹首企盼的孩子接走。當然接走的必須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別人家的孩子最好是別動,而且也沒人會動這個心思,在這個時代,最不值錢的就是孩子。
因為大多數人家都不止一個孩子,本身就沒什么需求,偷孩子往哪兒賣很成問題。而且這時的一切生活物資都是配給制,再加上戶籍制度太嚴格,你不能給孩子上上戶口,連孩子的口糧都沒地方買去。而且你還不能把孩子弄殘廢了上街乞討,在這個時代是不允許有乞丐的,也不能去地鐵里賣藝,更不能挖了角膜、腎臟去換錢,根本沒這個市場。只有家里的老人會時不時喊一句:就在胡同里玩啊!別亂跑!跑遠了老馬猴會把你抓走!
而且這個時代里還不同擔心出車禍,別說在胡同沒有汽車,你就算跑到東西長安街上,也看不到多少汽車。一般能在胡同看到的最nb、體積最大的就是一種拉煤、拉菜,外表像汽車,但實際上是個三輪摩托車的家伙。這種車一般開得很慢,噪聲又大,隔老遠就知道它來了。所以說在這個時代里,大部分人根本就沒有擔心孩子安全出問題這個意識。
來接洪濤的人很不固定,有時候他母親回城了,說不定下午3點就會把兒子接回家去,有時候姥姥犯懶了,就會派他那個小舅舅或者小姨來。當洪濤的大舅出現在教室門口時,洪濤都不用去看墻上掛著的月歷牌就知道,今天是星期六,因為只有在星期六下午,在北太平莊軍隊測繪大院里的大舅才回到姥姥家,過完周日之后周一早上再回去。
洪濤的姥姥家姓胡,大舅叫胡世忠,排行第二,上面還一個姐姐,也就是洪濤的大姨,她已經出嫁了,姨夫是個旗人,在房管所上班,他們家就住在北京的郊區,地名叫做高粱橋。這個地方就在北京動物園的北墻外面,也就是西直門外,交通大學的西邊一點。
放到后世里,這里就是市中心,但是在70年代,這里就是郊區,這時的北京城區還不大,北城的話就是沿著現在的二環路為界,出了二環就都是田地或者亂墳崗子,坐公交車你都得做3xx開頭的,那叫郊區車。南城也一樣,過了永定門再往南,就算出了城了,什么方莊、大紅門在當時都是一片綠油油的莊稼地。
大舅下面就是二個妹妹和一個弟弟了,洪濤的母親是大妹妹,另一個小姨是二妹妹,小舅舅就是姥姥家里的小兒子,地位排在第二,除了洪濤之外,他是最受姥爺疼愛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