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八章 大公雞姥爺-《重生潛入夢》


    第(1/3)頁

    老頭起得早,洪濤也睡不著了,干脆也就別睡了,后世他有早上去公園里跑步的習慣,正好這一世也別改了,繼續(xù)跑吧。姥爺對洪濤這小屁孩打算和他一起去公園里鍛煉身體感到很吃驚,但是老頭沒攔著,很高興的帶著外孫子一起踏上了前往地壇公園的路。

    76年的時候,二環(huán)路上還沒有地鐵,具體是那年修的地鐵二號線洪濤記不清了,但是他知道肯定是在他上了小學之后的事情,因為修地鐵的時候二環(huán)路邊上被整個刨開了,變成了一道大溝,嚴重影響了他帶著他的小隊去地壇公里里玩耍,結(jié)果他帶頭從大溝上面的一跟鐵管子上爬過去,讓施工的工人給抓住了,告到了學校里,結(jié)果好不容易混上的小隊長一道杠也給擼了。

    那時候的二環(huán)路也沒后世里這么寬,更沒高架橋和立交橋,就是一條普通的馬路,兩邊都是那種木頭做的電線桿子,上面刷著黑乎乎的瀝青油防腐。過了二環(huán)路就是護城河,和二環(huán)路一樣,那時候的護城河也沒有水泥堤岸,就是一條破河溝子,不到1米深,兩岸都是兩個人環(huán)抱的大柳樹,相隔幾米就是一棵,沿著河岸一直延續(xù)下去,一眼望不到邊。

    這種柳樹老人們都叫官柳,剛開始洪濤也是這么跟著叫的,后來長大了,他無意中想起這個名字,還特意跑到網(wǎng)上查了查,然后才明白,官柳根本不是柳樹的種類或者名字,而是對官府種植的、或者成批種植的柳樹的一種俗稱,據(jù)說這個名字的由來可以上溯到晉代。

    地壇公園就在二環(huán)路外邊一點,當時還不叫公園,就叫地壇,這是清代皇家祭拜土地神的地方,解放之后改成了公園,但是不像北海、中山公園、頤和園那樣是北京市民公認的公園,基本沒什么人來這里,也沒有賣門票的,就是一個大荒園子,四面有高高的磚墻圍著,誰想進誰進。公園南門外就是一片空地,左右兩邊都是軍營,一座小鐵橋就建在這里,正對著地壇公園的南門。

    那時候的人沒有晨練這個習慣,大多數(shù)人都要早起上班,留在家里的不是老頭就是老太太要不就是小孩子。而且那個年代大家剛剛能吃飽飯,肚子里沒啥油水,也沒人擔心會得什么糖尿病、痛風、高血脂之類的富貴病,連胖子都少。

    至于說早上起來跑跑步、打打拳、跳跳舞什么的,不是一個人沒有,但是非常非常少。因為活動多了肚子就會餓的快,家里又沒啥零食可以吃,一般家庭一天就是三頓飯,頓頓吃得精光,不趕上過節(jié)過年,根本就沒有可以吃的東西,所以很少有人會閑的沒事跑公園里鍛煉身體。

    但這并不是說當時的人不注重身體鍛煉,正相反,當時的人比現(xiàn)在要熱衷于體育運動。只要是正規(guī)的單位,不管是機關、廠礦還是學校,每天上班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站到操場或者空地上去做廣播體操,每天只要到了8點鐘左右,你就聽吧,到處都是電臺里放的廣播體操音樂。

    而且那時候的工會也不是光發(fā)電影票和婦女用品,他們會組織各種各樣的體育比賽,有系統(tǒng)內(nèi)部的、街道之間的、警民之間的、軍民之間的,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排球、足球這些運動隊伍,每個單位都有,而且水平不低。在80年代的時候,很多國家隊里的隊員,都是從各個單位廠礦抽調(diào)上去的,湊一起捏合捏合就是國家隊了,那時候才叫全民健身。

    今年的地壇公園里很熱鬧,還沒到正門呢,就能看到公園門口的人出出進進,什么模樣的都有,什么年紀的都有。這些人不是來公園里鍛煉的,他們的家就住在公園里,準確的說是他們臨時的家,或者叫地震棚。

    地震棚這個名字,生于70年代的北京人都會清晰的記得,因為它是那個時代北京的一個城市特征。為什么叫地震棚呢?就是因為76年唐山大地震也影響了到了北京,雖然房倒屋塌砸死人的情況很少,但是很多老房子都出現(xiàn)了裂縫。市政府怕再遭受余震,于是就調(diào)撥了很多木材、油氈之類的建筑材料,由街道統(tǒng)一安排,在空曠的地帶給老百姓搭建臨時住所,讓大家先搬到臨時住所里忍一些時間,等地震的余波完全過去再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