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啥叫牌樓呢?其實就是一個豪華的大門框,就是一個政績工程,毛用沒有,還白占地方。 西單北大街在清朝的時候,就比較繁華,這里都是一些曲藝、雜耍藝人在表演,最早的京城“八怪”就在這里,因為這里來的人多了,帶著也就有了很多買賣家的店鋪在這里開張。這條街南起長安街的西單路口,北到西四路口,從南到北,云集了很多大商店、大飯館、大戲院等等,越往西單路口越密集。 首先就是西單十字路口東北角的西單體育場,早年間這里夏天能踢球、冬天能滑冰,后來改成了勸業場,再后來又改成了什么文化廣場。這里必須得吐槽一句,文化個毛啊!還不是地產商們變著法的搞商業開發,對老百姓有個毛的文化,本來能休閑娛樂的體育場沒了,現在就剩下大樓、地下停車場和一個大理石鋪地的廣場,從哪兒也沒看出文化兩個字來。 往北走就是大名鼎鼎的亨德利鐘表店,當時牛x的進口手表這里最全,您要想修好表,就來這兒吧,老師傅手藝也好,見識也多,絕不會把您的金殼帶鉆勞力士修成普通上海表的。 緊挨著亨德利的就是一家煙酒店,是當時全京城除了友誼商店之外,研究產品最全的店鋪了,名煙名酒都能買到,洪濤沒事就往這兒跑,看上年份老的茅臺,就花八塊多錢給買走,另外還有50支一聽的大熊貓煙,據說這都是國家領導人抽的。 再往北,就是玉華臺飯莊了,這是一家地道的淮揚風味飯館,門臉不大,拿手好菜就是“過橋將軍”、紅袍蝦、鎮江肴肉、淮揚湯包等等,著名畫家張大千專門為此館作畫《春鴨》,飯莊的匾額也是未帶皇帝溥儀的弟弟溥杰的手筆,算得上是譽滿京華了。 過了玉華臺飯莊,就是京城兩大菜市場之一的西單菜市場,而另一個則在東單路口,叫做崇文門菜市場。每到春節臨近的時候,這里的顧客就和買東西不要錢一樣,黑壓壓的一眼望不到頭,門口停放的自行車讓大風一刮,一倒就是一大片,和多米諾骨牌一樣好玩。(未完待續。。) ps: ps:國際衛生組織提醒,短時間內看書超過10000字,最好能休息兩小時。。。。。。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