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不同-《玄清衛》
第(1/3)頁
五百多號人犯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沒有修為,生活經歷也并不復雜,有些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養尊處優,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哪里見過刑房的陣仗?
問什么說什么,喧囂的牢房短短幾天就徹底安靜了下來。
更有意思的是五百七十九人,用完刑之后居然沒有一個死掉。不是說殺才們手藝有多好,而是這些人實在不抗痛,招得太快。
這一次王一明參與進了計劃的實質階段。所以被詢問出來的首批口供都是由他分門別類并精簡,再匯總之后上報沈浩的,同時也管中窺豹的對這次“凈西”行動有了一些認識,知道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大動作。
沈浩這幾天根本就沒有離開過千戶所黑旗營的駐地,送來一份口供他就看一份批示一份。
和先一步整理過這些口供的王一明想的不一樣,沈浩完全沒有“殺雞儆猴”的意思,而是“斬草除根一網打盡”。
能全家抄沒的就全家抄沒,能殺頭的絕對不會只是關起來,能深挖的一律深挖。
什么叫殺雞儆猴?什么叫點到即止?什么叫控制打擊面?
這次統統不要!
“照著口供上的名字下派到各地百戶所,讓他們拿人,除了主犯需要押到千戶所羈押之外,從犯可以就地關押。如果遇到逃逸的直接下海捕公文。
另外,你記住這次情況特殊,所有抄沒的案子絕對不許下面的人克扣一分一毫,以往的那些“慣例”都收起來,之后版賞自然會補給他們,要是不聽令還亂伸手那就別怪我不講情面剁了他們的手?!?
王一明心頭一顫,旋即明白了沈浩的用意。這次是“凈西”明顯帶了濃重的風氣整頓的色彩,打擊的也是那些虧國飽私的蛀蟲。要是玄清衛在抄沒中像以往那樣按“規矩”克扣,豈不是就和那些蛀蟲一樣了嗎?萬一被鎮撫使衙門挑出刺來可就倒了大霉了,不劃算。
“屬下明白,屬下一定千萬叮囑他們。您看是不是再下一份令條作為提醒?”王一明可不敢大包大攬,直覺告訴他下面那些養成習慣的手不是他三言兩語就能控制得了的。
沈浩沒有反對,讓王一明自行酌情處理。
王一明轉身匆匆辦事,半個時辰后兩份令條就走急令渠道下放到了封日城轄區內的四個大城百戶所。這一次令條的對象不再是局限于黑旗營,而是向地方百戶所發出了“協助”的請求,并且落款處當先的還有吳長河的簽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