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風聲-《玄清衛》
第(2/3)頁
而越是往上,功勞和版賞的折算就越復雜。比如說處在指揮位置的將官,他們因為沒辦法按照人頭這種直觀的功勞來統計,所以是高是低就要看折算時人為的上下浮動了。最高的一級自然就是這場國戰的首功之人,左玉良,而他的版賞也是最撲朔迷離的。
據說早在一月初,禮部和兵部就在為戰后的功勞折算忙活了,查閱已有的各種規矩條文,同時核實每一份陸陸續續送上來的功勞記錄,遇到特殊的情況還要討論并形成初步意見。
千戶官以下的功勞基本上都沒什么好研究的,按照已有的規矩走就行了。頂多就是在細節方面調整一下。而千戶官及以上品級的人就要麻煩一些,需要反反復復的討論最后還要直達天聽,由皇帝親筆批示之后才能定下來。
不過雖然折算是下面容易上面難,但頒發的時候是要一起來的。也就是說軍卒和將帥的版賞會一同頒發而不會因為折算的難易不同分批頒發。
而如今的風聲就跟這場四十余年來最大的一次國朝版賞有關系。
軍卒們怎么歡欣都和那些所謂的“上流”大人物們沒關系,錢糧而已,不夠吸引眼球。真正讓他們私下琢磨的是千戶及以上的將帥的版賞,其中對于職務的變動最是讓他們在意。其實軍伍內部的變動還不太會影響地方,但這次國戰中立下軍功的可不只有軍伍的人。
戶部、工部就不說了,這場國戰的勝利背后有他們很大一部分的功勞,畢竟如此遠距離的戰線在沒有傳送法陣的支持下還能維持運轉,輜重和器具、運力的保障功不可沒。
另外一個非軍伍系得大功的還有玄清衛。誰不知道這次國戰里監察使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將帥們能夠放開手腳不被文官集團挾制和威脅全靠了這些平時經常被人無視的存在。
而作為監察使起勢的核心人物,沈浩,這為聲名鵲起的“煞星”自然就成了各大城里“上流”琢磨的話題。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這些“上流”的大人物們對沈煞星的關注比對左玉良的都高。
為啥?因為軍伍有自己相對封閉的圈子,管不到地方上來,而玄清衛卻手長腿長,但凡靖舊朝地界上的事情他們只要想管那就能找到插手的理由,而且律法很難限制住他們。就像......野豬,拱進來想攔都攔不住,弄不好就是人仰馬翻甚至家破人亡。
光是關注沒用,得有實質的接觸才行,不然就算想要巴結都沒辦法。
你不是閉門謝客嗎?你不是不搭不理嗎?行!那就迂回一些,試試別的方法,只要能見上沈煞星一面哪怕就說兩句話,能留下個印象也是很好的開端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