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計劃-《玄清衛》
第(1/3)頁
國朝世家門閥林立,大修族也不少,但要說遍地都是倒也不至于。
就拿盛傳的所謂“富貴”的說法來給世家門閥還有修族劃一個界線,那就是一代兩代人鑄就的家世產業維系出來的人脈關系,這可以稱為世家,但絕對稱不上門閥。
而修族也同樣,有一兩代修士根本支撐不起修族的名聲,更何況“大修族”?那需要至少五六代人不斷的努力才可以,并且要在這期間出現過至少一名元丹境后境的高手,不然有何顏面自稱大修族?
所以這么算下來,整個靖舊朝里世家門閥和大修族攏共不到五十,其中世家門閥還多一些,大修族最少,都不到十家。
想想其實也合理,畢竟世家門閥靠頭腦和手腕加上時間總能鑄就一批。可大修族卻需要資源來堆砌,不單單是外在資源,更重要的是“人才”,沒有合適培養的天才,大修族根本就無從談起。所以,大修族里很多“收養”的子弟,就是因為如此。
這些大修族和世家門閥單獨一家兩家其實問題不大,甚至無傷大雅??啥嗔酥笄闆r就不一樣了。
世家門閥和大修族一多,不提造成的方方面面的滲透,就說他們在浮于表面的世事下來起到的表率作用就夠靖舊朝皇帝喝一壺的了。
有道是,散兵游勇不可怕,一團散沙而已;可怕的是有了領頭的形成一股有序的力量。
單個的世家門閥對靖舊朝的影響很有限,即便往官場里滲透聲音也不會太大。說白了,一起有節奏的發同一個聲音才會震耳欲聾,雜亂的吵吵,最后只能被皇宮里的鐘鳴徹底掩蓋。
由此再去看皇帝之前單獨召見沈浩下達的命令卻很好理解了。
皇帝的想法肯定不是要殺個血浪滔天不留一點余地的徹底抹去世家門閥和大修族。因為這在道理上就是不可能的。就算這次殺完,百十年或者兩三百年之后還不是又有新的世家門閥出來,到時候又殺一茬?那靖舊朝的統治還怎么存續?但凡起勢的人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會不會被滅門,換誰不早早的就想著串聯謀反?保命??!
所以皇帝的目的不是要徹底消滅世家門閥,也知道消滅不了,他的目的是要讓世家門閥不再有機會暗中聚合各種聲音影響國朝的大決策。甚至一直以來的“皇室大考”里都成了世家門閥和大修族之間的博弈場,讓楊束這個過來人更是看得清楚,也倍感恥辱。
皇家的選擇居然還要這些寄生蟲一樣的世家門閥從中起到關鍵作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