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事三十七 《石猴》-《詭事異錄》
第(1/3)頁
萬物皆有靈、草木石土蟲,非是世間才修煉、云云地上皆可行。
我的家鄉雖沒有什么很出名的古跡遺址、但是它位于中原中心區域,為華夏九州之一。在歷史上也是兵家必爭之地、這也為容身其中的這個小小縣城留下了很多傳說故事。
有書記《薛仁貴征東》的故事就在這里、此傳說在沂武河兩岸傳頌已久、直到現在也還是家喻戶曉,這與他在沂河岸邊留下的歷史遺跡不無關系。
上游的山東新村古梅公園和下游的華沂閘玉林度假村里都有他威武挺立的塑像,濱河的陳樓鎮許多村莊里也有遺跡。
七十二眼古井:據說唐朝薛仁貴征東時,曾屯兵馬于陳樓境內,并建中心營盤。后來,建中心營盤的這個村莊稱“心營”,即現在的新營村。
為供兵馬飲水,薛仁貴親自帶領部下挖井,只一個下午就挖鑿了七十二眼井。這些井大都口小底闊,多用磚砌成。薛仁貴部隊撤離時,為了將來返回時再用,就命令部隊用薄石板把七十二眼井全部蓋上。
現古井已枯,僅存十余眼。
馴馬場:在陳樓村南1公里處陳樓果園境內,有一馴馬場,傳說為薛仁貴馴馬的地方。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群眾在此挖溝時,挖出一個磚砌的墓,墓中埋葬一武將尸骨、陪葬品為一把戰劍,此劍經文物專家鑒定為唐代兵器。
左莊村的由來:左莊村曾是薛仁貴左部兵馬駐地,離馴馬場僅1公里,故稱“左莊”。
后來因居住人口增多,分成了左東、左西兩個村。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興修水利時,當地農民在左東村北挖出了古時鍋灶的遺跡,灶底的灰土依稀可見。
點將臺:在陳樓村正東2公里處,有一大土堆,高3米,占地近一畝。
這就是古書記載的薛仁貴“馬踏華沂、炮打草橋關”的閱兵點將臺,在點將臺西北角50米處,有一大坑、傳說為薛仁貴的錢庫、解放前,有一張姓農民在此處挖出很多小銅錢。
石猴地:石猴地緊靠點將臺,占地10余畝,傳說為薛仁貴戰將墓地。
石猴地四個角各有一石柱,高約3米,四角石柱中間分布著無數個石猴、石燈、石鼎,石猴居多,故稱“石猴地”。
后來四個角石柱遭毀壞,現僅存石猴、石燈、石鼎4處,墓穴10余座。在此墓群中出土過陶罐、古劍、古錢等。1998年,一村民在此挖出一個重48兩的大明元寶,“石猴地”的另一說法為袁灣村乾隆年間武舉人袁起元老祖墓地。
關于石猴、我也聽過一則傳說故事,那時我住在艾山腳下村子里的親戚家、常跟親戚去山上的果樹地里干活,同行的叔叔講給我聽的、具體真假也不知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