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事七十五 《長鳴都尉》-《詭事異錄》
第(1/3)頁
唐朝武宗為穎王時,邸園藩禽獸之可人者,以備十玩、故繪十玩圖、于今傳播,其圖中九皋處士為鶴、玄素先生為白鷴、長鳴都尉為雞,后民間遂以“長鳴都尉”為雞的別稱。
民間大都相信雄雞是可以辟邪的吉祥物,所以別稱還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是長鳴都尉,因這個名字能充分反映出雄雞的特點和地位。
有的地方、家家戶戶都會養一只紅公雞,用來保護房子不遭災禍,有的地方在安放棺木時,會將一只白公雞放在底下作為守護神。坊間傳聞雄雞是由玉衡星散開而變成的,所以它的眼睛能夠避邪驅禍。
我朋友小濤家在農村,在他十二三歲的時候差點被鬼勾了去,也幸好家里養了多年的大公雞救了一命。
小濤老家跟我的老家距離不太遠,都是屬于兩省交界的那種農村,怎么說呢,相比較于其他地方會亂一點,經濟等各個方面也落后很多。他家在村子邊緣位置,房子附近都是大片的農田,當時小濤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也是我們那時候農村留守兒童的標準配置。農村上了歲數的人,信的東西比較多,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迷信,而在農村就是無法明言的規矩。
正好小濤老家民間又有很多傳說和禁忌,可是小濤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哪里會管這些,只知道哪里好玩就去哪里玩。平時就愛去田間河邊這些地方去,也沒少被爺爺奶奶罵,可是老人就是疼孩子,罵起來是沒完沒了,就是不舍得打一下。
這些近乎傳言似的禁忌有水庫鬧水鬼抓替身、有黃大仙抓小孩吃的、有孤魂野鬼迷人的等等,真假不好說,但是每年總會淹死幾個人、被人撞鬼打墻等這些個異事。身為留守兒童的小濤,即便聽的時候害怕,一旦玩起來,也是毫無顧忌的。
這年夏末秋初的時候,小濤趁爺爺奶奶不注意,約了幾個小伙伴去村子的水庫游泳。沒過多大時候、幾個孩子便游累了回到岸邊,能量消耗過大、個個感覺腹中饑餓。就在此時、一個小伙伴突然提議去附近的一片水果地看看,能不能找到些水果來吃吃。
這片水果地離著他們所在的村子還不算遠,里面都是村民種植的一些應季水果,其中以桃樹最多,又大又甜的桃子掛滿枝頭,尤為喜人。
農村里土葬一般都是自家老人葬在自家地里,所以大部分田地里都會有土墳,而這片水果地的墳最多,加之桃樹招鬼,所以村里人沒事都不會來這里轉悠。巧合的是,鄰村一位婦女早些年跑到這里的桃林上吊死了,這讓本就名聲不好的桃林讓人更加望而生畏。
人多力量大,小濤一共五個人看著大白天的,也沒多做考慮,紛紛同意去轉轉,找著水果來吃吃。就這樣,一群十二三歲的小孩有說有笑的往水果地走,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果林。看著面前桃樹上大桃子,恐懼害怕什么的更被拋遠了,爭先恐后的沖進去大吃起來。
桃樹普遍不高,樹上的桃子個兒又大,這幾個孩子就東摘一個西摘一個的往里面走著。跟孫猴子進了蟠桃園一樣,看上哪個咬一口,甜的多咬一口也給扔了,反正還有很多。隨著他們越走越深,高興之余也忘了時間,慢慢的太陽往西面落了下去,這使得茂密的桃樹林越發黑暗起來。
小濤第一個反應過來,準備找路往回走,說是路,其實這里哪有路,不過是樹跟樹之間的過道罷了。此時有小伙伴已經沒了來時的膽子,想起村里大人說過這片果林的異事,一時間恐懼直沖大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