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我們探索的過程中,艦隊抵達了大量的星系和空域,發現了大量的類似或者差異極大的文明。 “我們嘗試與他們建立聯絡,邀請他們加入我們的計劃,一起追尋宇宙的本質,這就是我們離開銀河之后正在做的事情?!? 許星辰眨了眨眼睛,先行者文明銀河女士的話不難理解,這的確是他們這個層面的文明可能有的追求了。 但是聽著對方的最后一句話,許星辰馬上就又有了新的疑問: “從你們離開之后數十億年的時間,你們的艦隊一直在航行和探索? “銀河上個時代的文明,留給我們的信息中提到過,文明的科技發展到瓶頸之后,資源消耗速度會逐漸逼近采集資源速度。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只能用類似虛擬世界的方式,降低自己的總體資源消耗,銀河系很多文明戰斗都做不到了,只能休眠。 “這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危機,所以一直在努力的探索和建設,試圖在采集能力富裕的時代,多儲存一些能量。 “前輩伱們是怎么做到持續探索數十億年,你們始終沒有遇到發展上的瓶頸嗎?” 銀河女士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許星辰: “你們的確了解到了這件事情,但是你們現在知道這是為什么嘛?” 許星辰下意識的說出來自己之前了解到的邏輯: “是因為生產力的提高,生命改造環境的能力持續提升,反過來作用于生命的演化,讓生命的環境適應性不斷降低。 “生產力因為科技瓶頸而進入了瓶頸狀態,生活環境就無法繼續向上提升了,同時生命也無法回到以前的生活環境。 “環境適應性和環境改造能力極限不斷趨近,資源采集能力與消耗速度無限趨近,最終用盡全力也只能勉強生存了?!? 銀河女士微微點頭,用引導的語調說明: “在比較早期的生命與環境的關系邏輯的框架下,這個判斷和分析的過程和結果都是基本上正確的。 “但是,如果放到更大的整個宇宙運行規律的框架下,這種分析就不是完全正確的了。 “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就算是你們的環境適應能力不下降,你們的生存消耗也是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自然上升的。 “原因是,將時間線放到十億年的周期上之后,放在整個宇宙的總體環境上來看的話,宇宙的總體環境是在不斷的惡化的。 “就算是你們的適應能力不下降,你們到了十億年之后,也需要額外費能量,將你們生活的環境改造到十億年前的狀態。 “與此同時,如果你們的科技水平完全不變,資源采集能力完全不變,十億年后你們用同樣能量采集到的資源也會變少。 “更高層面的邏輯你們可能暫時無法理解,但是宇宙的持續膨脹你們是能夠觀測和確認的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