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善終(結局)-《宋女史為何如此》
第(2/3)頁
“阿娘!”
韓易之瞧見韓來,立刻斂笑行禮,韓來道:“別整日就知道癡纏你娘,今日去學齋,可有挨先生的手板子啊。”
說罷,他大步流星的往前走。
韓易之大聲道:“沒有。”又回頭對宋端小聲道,“不過阿娘,我今日叫那杜念衣給撓了,您瞧。”
說罷,拉開袖子,露出紅印子來。
宋端問緣由,韓易之這才呢喃道:“我說我日后要娶她,她不肯,又說肯的話要我叫她姐姐,我不答應,又說娶她妹子,她發了好大的火,就撓我。”
“活該。”
宋端說道:“你還要娶人家兩個。”
韓易之不好意思的撓了撓腦袋,韓來回頭,厲斥道:“還不快去給你祖母請安,成日在學堂里不知道學了什么,連這些規矩都沒有了。”
韓易之趕緊跑了回去。
宋端輕笑:“慢點兒!”
“半大小子,摔就摔了。”韓來側身,伸過手來,“走吧。”
正房的飯應該都擺好了,宋端也點頭道:“走吧。”
“老爺,夫人。”
回去屋里,蘇合早就將小飯桌給擺好了,旁邊有一個小丫有樣學樣的往上端著濕毛巾,說道:“老爺夫人,請擦手。”
宋端覺得好玩兒,韓來順勢也將這小丫丫抱了起來,說道:“你也舍得,這么小的孩子就叫出來伺候人,我可受不住。”
蘇合笑道:“老爺說笑了,能伺候您和夫人是我們一家子的福氣。”看了看韓來懷里的孩子,又道,“這孩子今日非要和我一同過來,我怕帶去老夫人那里胡鬧,就先留在這兒了。”
“無妨,以后就帶去正院,叫她和易之們一起讀書就是了。”宋端伸手給了小丫丫一個果子,“這么靈的孩子,不讀書可惜了。”
韓來也道:“沒錯,讀書才是正經事。”
蘇合點頭,這才將小丫抱走,桌上的飯菜都擺好了,韓來將那嫩筍夾到宋端的碟子里,說道:“還是姑娘好,我們也該抓點緊才是。”
“當初生易之的時候好懸痛死我,你說不叫我再生,這話都忘了?”
宋端白了一眼。
“也是也是。”
韓來一想起那個晚上就嚇得臉色慘白,都說女人生孩子是鬼門關走一遭,他搖了搖頭,忽而又道:“不如我們把杜薄家那個老二抱來府上養幾天。”
“那你去和杜薄說罷,他天天把那倆孩子捧在手里,怎么舍得。”
宋端笑道。
“無妨,他若是不肯答應,我盡管拿刺史的身份去壓他就是了。”韓來大言不慚的說道,“晾他也不敢。”
宋端哭笑不得,吃了口菜說道:“你過得了杜薄,只怕過不了羅衣。”
“哈哈哈——”
韓來笑了笑,忽而說道:“對了,我上個月進京述職,那趙元齊還是老樣子,雖說過了八九年,他也不過二十余歲,倒還算老練,見到我也沒有為難,只是問了問你,我如實答了,他說既如此也就放心。”想了想,“不過我還碰到了一個人,刑哲。”
宋端聞言放下筷子,忙問道:“對了,他和程聽如今怎么樣了?”
“我那日見到程聽,險些沒認出來,倒是出落了不少,人也不像從前那樣冒冒失失,頗有你從前的樣子。”韓來道。“倒是刑哲,自從固陽公主和親之后,他也沒什么要職,只守著程聽罷了,兩人每天打打鬧鬧的,宮中倒是人盡皆知,可嘆程聽死活不肯致仕,就這么僵著,就算有人覺得不妥,但程聽的家里仰仗著,誰也不敢多說什么。”
宋端說道:“那些年我們上御司的幾個在一起說話,如今也就只剩下程聽還留在那里了,幸而她越升越高。”
“只是苦了刑哲。”韓來道,“那日說著說著,挺大的漢子還抹淚,我都不知道從何安慰。”
宋端偷笑,真是想不出來那人的表情。
“罷了罷了。”
韓來說完,韓易之從外面又跑了回來,說道:“爹爹,阿娘。”
宋端招呼他來吃飯,上了炕床吃了幾口就困了,瞇著眼睛,宋端用手托著他的頭,招呼蘇合來將他抱走,說道:“再備些吃的在他的屋,免得夜里醒了肚子又餓。”
“夫人放心吧,素問家那個大的陪著小少爺睡,夜里方便伺候。”
蘇合道。
宋端頷首,吃的也差不多了,洗漱后便回了臥房,這滿冬的冷夜映著月光亮的很,外面的那顆大柳樹拖著雪,她裹著衣裳站在窗口前,手搭窗扇,想要合上,卻又不舍的眼前的美景,白銀銀一片,像是鋪了片宣紙。
韓來也擦拭后走了進來,瞧見這一幕,上等的月色配頂級的美人,從后面看來,像是畫中的仙人降臨。
他從后面摟住宋端,輕笑道:“看什么呢?”
宋端握住他的手,歪過頭來,淡淡道:“都多大的人了,還這樣一副小孩子脾氣,等下要是被易之看到,你這個做爹的臉皮往哪兒放。”
“他自己說要娶杜家那兩個,還好意思說我。”
“你都聽到了?”
“怎么聽不到,臭小子,怪貪心的。”
“我倒覺得念衣那孩子不錯,機靈,像極了羅衣。”
“別是脾氣也像極了羅衣,到時候韓易之成日挨打,若真是如此,還是快快別說是我兒子,我可丟不起這個人。”
“數你事多。”
宋端抬頭看了看那月亮,身后的韓來道:“端午。”
她輕應。
韓來平和道:“你瞧那月亮,是不是和你初入靖安城時一模一樣。”
宋端笑著點頭。
……
……
(正文完)
題外話說點兒——
這本書大綱和思路挺好,我沒寫好,虎頭蛇尾+刪減太多,我的錯,下本書會注意。
這幾天我重新看了看半壁圖,看到我每一卷的小結,用心可見,忽然覺得不對勁,那個時候寫書的心勁兒很足,會用好幾天努力憋一個好情節,直到現在再看,雖然很多缺點但還是有不少值得一看到地方,夫人萬歲和宋女史這本就沒有,這樣不好,我不相信我23歲寫出來的文字不如我18寫的,多半是不認真了,我有反思。
以后不出意外應該都會寫70萬字以內的文,新書大概半個月后發出來,是個中規中矩的宅斗,先不寫黨爭了吧,我再磨一磨,當時說想寫有質感的書,現在還是。
(本章完)
正說著,外面跑來一個眉目通透,唇紅齒白的半大小子,一身新鮮衣裳好看的緊,帶著風雪進來,就往宋端的懷里扎,正是宋端和韓來的兒子,今年方七歲大的韓易之。
“阿娘!”
韓易之瞧見韓來,立刻斂笑行禮,韓來道:“別整日就知道癡纏你娘,今日去學齋,可有挨先生的手板子啊。”
說罷,他大步流星的往前走。
韓易之大聲道:“沒有。”又回頭對宋端小聲道,“不過阿娘,我今日叫那杜念衣給撓了,您瞧。”
說罷,拉開袖子,露出紅印子來。
宋端問緣由,韓易之這才呢喃道:“我說我日后要娶她,她不肯,又說肯的話要我叫她姐姐,我不答應,又說娶她妹子,她發了好大的火,就撓我。”
“活該。”
宋端說道:“你還要娶人家兩個。”
韓易之不好意思的撓了撓腦袋,韓來回頭,厲斥道:“還不快去給你祖母請安,成日在學堂里不知道學了什么,連這些規矩都沒有了。”
韓易之趕緊跑了回去。
宋端輕笑:“慢點兒!”
“半大小子,摔就摔了。”韓來側身,伸過手來,“走吧。”
正房的飯應該都擺好了,宋端也點頭道:“走吧。”
“老爺,夫人。”
回去屋里,蘇合早就將小飯桌給擺好了,旁邊有一個小丫有樣學樣的往上端著濕毛巾,說道:“老爺夫人,請擦手。”
宋端覺得好玩兒,韓來順勢也將這小丫丫抱了起來,說道:“你也舍得,這么小的孩子就叫出來伺候人,我可受不住。”
蘇合笑道:“老爺說笑了,能伺候您和夫人是我們一家子的福氣。”看了看韓來懷里的孩子,又道,“這孩子今日非要和我一同過來,我怕帶去老夫人那里胡鬧,就先留在這兒了。”
“無妨,以后就帶去正院,叫她和易之們一起讀書就是了。”宋端伸手給了小丫丫一個果子,“這么靈的孩子,不讀書可惜了。”
韓來也道:“沒錯,讀書才是正經事。”
蘇合點頭,這才將小丫抱走,桌上的飯菜都擺好了,韓來將那嫩筍夾到宋端的碟子里,說道:“還是姑娘好,我們也該抓點緊才是。”
“當初生易之的時候好懸痛死我,你說不叫我再生,這話都忘了?”
宋端白了一眼。
“也是也是。”
韓來一想起那個晚上就嚇得臉色慘白,都說女人生孩子是鬼門關走一遭,他搖了搖頭,忽而又道:“不如我們把杜薄家那個老二抱來府上養幾天。”
“那你去和杜薄說罷,他天天把那倆孩子捧在手里,怎么舍得。”
宋端笑道。
“無妨,他若是不肯答應,我盡管拿刺史的身份去壓他就是了。”韓來大言不慚的說道,“晾他也不敢。”
宋端哭笑不得,吃了口菜說道:“你過得了杜薄,只怕過不了羅衣。”
“哈哈哈——”
韓來笑了笑,忽而說道:“對了,我上個月進京述職,那趙元齊還是老樣子,雖說過了八九年,他也不過二十余歲,倒還算老練,見到我也沒有為難,只是問了問你,我如實答了,他說既如此也就放心。”想了想,“不過我還碰到了一個人,刑哲。”
宋端聞言放下筷子,忙問道:“對了,他和程聽如今怎么樣了?”
“我那日見到程聽,險些沒認出來,倒是出落了不少,人也不像從前那樣冒冒失失,頗有你從前的樣子。”韓來道。“倒是刑哲,自從固陽公主和親之后,他也沒什么要職,只守著程聽罷了,兩人每天打打鬧鬧的,宮中倒是人盡皆知,可嘆程聽死活不肯致仕,就這么僵著,就算有人覺得不妥,但程聽的家里仰仗著,誰也不敢多說什么。”
宋端說道:“那些年我們上御司的幾個在一起說話,如今也就只剩下程聽還留在那里了,幸而她越升越高。”
“只是苦了刑哲。”韓來道,“那日說著說著,挺大的漢子還抹淚,我都不知道從何安慰。”
宋端偷笑,真是想不出來那人的表情。
“罷了罷了。”
韓來說完,韓易之從外面又跑了回來,說道:“爹爹,阿娘。”
宋端招呼他來吃飯,上了炕床吃了幾口就困了,瞇著眼睛,宋端用手托著他的頭,招呼蘇合來將他抱走,說道:“再備些吃的在他的屋,免得夜里醒了肚子又餓。”
“夫人放心吧,素問家那個大的陪著小少爺睡,夜里方便伺候。”
蘇合道。
宋端頷首,吃的也差不多了,洗漱后便回了臥房,這滿冬的冷夜映著月光亮的很,外面的那顆大柳樹拖著雪,她裹著衣裳站在窗口前,手搭窗扇,想要合上,卻又不舍的眼前的美景,白銀銀一片,像是鋪了片宣紙。
韓來也擦拭后走了進來,瞧見這一幕,上等的月色配頂級的美人,從后面看來,像是畫中的仙人降臨。
他從后面摟住宋端,輕笑道:“看什么呢?”
宋端握住他的手,歪過頭來,淡淡道:“都多大的人了,還這樣一副小孩子脾氣,等下要是被易之看到,你這個做爹的臉皮往哪兒放。”
“他自己說要娶杜家那兩個,還好意思說我。”
“你都聽到了?”
“怎么聽不到,臭小子,怪貪心的。”
“我倒覺得念衣那孩子不錯,機靈,像極了羅衣。”
“別是脾氣也像極了羅衣,到時候韓易之成日挨打,若真是如此,還是快快別說是我兒子,我可丟不起這個人。”
“數你事多。”
宋端抬頭看了看那月亮,身后的韓來道:“端午。”
她輕應。
韓來平和道:“你瞧那月亮,是不是和你初入靖安城時一模一樣。”
宋端笑著點頭。
……
……
(正文完)
題外話說點兒——
這本書大綱和思路挺好,我沒寫好,虎頭蛇尾+刪減太多,我的錯,下本書會注意。
這幾天我重新看了看半壁圖,看到我每一卷的小結,用心可見,忽然覺得不對勁,那個時候寫書的心勁兒很足,會用好幾天努力憋一個好情節,直到現在再看,雖然很多缺點但還是有不少值得一看到地方,夫人萬歲和宋女史這本就沒有,這樣不好,我不相信我23歲寫出來的文字不如我18寫的,多半是不認真了,我有反思。
以后不出意外應該都會寫70萬字以內的文,新書大概半個月后發出來,是個中規中矩的宅斗,先不寫黨爭了吧,我再磨一磨,當時說想寫有質感的書,現在還是。
(本章完)
正說著,外面跑來一個眉目通透,唇紅齒白的半大小子,一身新鮮衣裳好看的緊,帶著風雪進來,就往宋端的懷里扎,正是宋端和韓來的兒子,今年方七歲大的韓易之。
“阿娘!”
韓易之瞧見韓來,立刻斂笑行禮,韓來道:“別整日就知道癡纏你娘,今日去學齋,可有挨先生的手板子啊。”
說罷,他大步流星的往前走。
韓易之大聲道:“沒有。”又回頭對宋端小聲道,“不過阿娘,我今日叫那杜念衣給撓了,您瞧。”
說罷,拉開袖子,露出紅印子來。
宋端問緣由,韓易之這才呢喃道:“我說我日后要娶她,她不肯,又說肯的話要我叫她姐姐,我不答應,又說娶她妹子,她發了好大的火,就撓我。”
“活該。”
宋端說道:“你還要娶人家兩個。”
韓易之不好意思的撓了撓腦袋,韓來回頭,厲斥道:“還不快去給你祖母請安,成日在學堂里不知道學了什么,連這些規矩都沒有了。”
韓易之趕緊跑了回去。
宋端輕笑:“慢點兒!”
“半大小子,摔就摔了。”韓來側身,伸過手來,“走吧。”
正房的飯應該都擺好了,宋端也點頭道:“走吧。”
“老爺,夫人。”
回去屋里,蘇合早就將小飯桌給擺好了,旁邊有一個小丫有樣學樣的往上端著濕毛巾,說道:“老爺夫人,請擦手。”
宋端覺得好玩兒,韓來順勢也將這小丫丫抱了起來,說道:“你也舍得,這么小的孩子就叫出來伺候人,我可受不住。”
蘇合笑道:“老爺說笑了,能伺候您和夫人是我們一家子的福氣。”看了看韓來懷里的孩子,又道,“這孩子今日非要和我一同過來,我怕帶去老夫人那里胡鬧,就先留在這兒了。”
“無妨,以后就帶去正院,叫她和易之們一起讀書就是了。”宋端伸手給了小丫丫一個果子,“這么靈的孩子,不讀書可惜了。”
韓來也道:“沒錯,讀書才是正經事。”
蘇合點頭,這才將小丫抱走,桌上的飯菜都擺好了,韓來將那嫩筍夾到宋端的碟子里,說道:“還是姑娘好,我們也該抓點緊才是。”
“當初生易之的時候好懸痛死我,你說不叫我再生,這話都忘了?”
宋端白了一眼。
“也是也是。”
韓來一想起那個晚上就嚇得臉色慘白,都說女人生孩子是鬼門關走一遭,他搖了搖頭,忽而又道:“不如我們把杜薄家那個老二抱來府上養幾天。”
“那你去和杜薄說罷,他天天把那倆孩子捧在手里,怎么舍得。”
宋端笑道。
“無妨,他若是不肯答應,我盡管拿刺史的身份去壓他就是了。”韓來大言不慚的說道,“晾他也不敢。”
宋端哭笑不得,吃了口菜說道:“你過得了杜薄,只怕過不了羅衣。”
“哈哈哈——”
韓來笑了笑,忽而說道:“對了,我上個月進京述職,那趙元齊還是老樣子,雖說過了八九年,他也不過二十余歲,倒還算老練,見到我也沒有為難,只是問了問你,我如實答了,他說既如此也就放心。”想了想,“不過我還碰到了一個人,刑哲。”
宋端聞言放下筷子,忙問道:“對了,他和程聽如今怎么樣了?”
“我那日見到程聽,險些沒認出來,倒是出落了不少,人也不像從前那樣冒冒失失,頗有你從前的樣子。”韓來道。“倒是刑哲,自從固陽公主和親之后,他也沒什么要職,只守著程聽罷了,兩人每天打打鬧鬧的,宮中倒是人盡皆知,可嘆程聽死活不肯致仕,就這么僵著,就算有人覺得不妥,但程聽的家里仰仗著,誰也不敢多說什么。”
宋端說道:“那些年我們上御司的幾個在一起說話,如今也就只剩下程聽還留在那里了,幸而她越升越高。”
“只是苦了刑哲。”韓來道,“那日說著說著,挺大的漢子還抹淚,我都不知道從何安慰。”
宋端偷笑,真是想不出來那人的表情。
“罷了罷了。”
韓來說完,韓易之從外面又跑了回來,說道:“爹爹,阿娘。”
宋端招呼他來吃飯,上了炕床吃了幾口就困了,瞇著眼睛,宋端用手托著他的頭,招呼蘇合來將他抱走,說道:“再備些吃的在他的屋,免得夜里醒了肚子又餓。”
“夫人放心吧,素問家那個大的陪著小少爺睡,夜里方便伺候。”
蘇合道。
宋端頷首,吃的也差不多了,洗漱后便回了臥房,這滿冬的冷夜映著月光亮的很,外面的那顆大柳樹拖著雪,她裹著衣裳站在窗口前,手搭窗扇,想要合上,卻又不舍的眼前的美景,白銀銀一片,像是鋪了片宣紙。
韓來也擦拭后走了進來,瞧見這一幕,上等的月色配頂級的美人,從后面看來,像是畫中的仙人降臨。
他從后面摟住宋端,輕笑道:“看什么呢?”
宋端握住他的手,歪過頭來,淡淡道:“都多大的人了,還這樣一副小孩子脾氣,等下要是被易之看到,你這個做爹的臉皮往哪兒放。”
“他自己說要娶杜家那兩個,還好意思說我。”
“你都聽到了?”
“怎么聽不到,臭小子,怪貪心的。”
“我倒覺得念衣那孩子不錯,機靈,像極了羅衣。”
“別是脾氣也像極了羅衣,到時候韓易之成日挨打,若真是如此,還是快快別說是我兒子,我可丟不起這個人。”
“數你事多。”
宋端抬頭看了看那月亮,身后的韓來道:“端午。”
她輕應。
韓來平和道:“你瞧那月亮,是不是和你初入靖安城時一模一樣。”
宋端笑著點頭。
……
……
(正文完)
題外話說點兒——
這本書大綱和思路挺好,我沒寫好,虎頭蛇尾+刪減太多,我的錯,下本書會注意。
這幾天我重新看了看半壁圖,看到我每一卷的小結,用心可見,忽然覺得不對勁,那個時候寫書的心勁兒很足,會用好幾天努力憋一個好情節,直到現在再看,雖然很多缺點但還是有不少值得一看到地方,夫人萬歲和宋女史這本就沒有,這樣不好,我不相信我23歲寫出來的文字不如我18寫的,多半是不認真了,我有反思。
以后不出意外應該都會寫70萬字以內的文,新書大概半個月后發出來,是個中規中矩的宅斗,先不寫黨爭了吧,我再磨一磨,當時說想寫有質感的書,現在還是。
(本章完)
正說著,外面跑來一個眉目通透,唇紅齒白的半大小子,一身新鮮衣裳好看的緊,帶著風雪進來,就往宋端的懷里扎,正是宋端和韓來的兒子,今年方七歲大的韓易之。
“阿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