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從結果來說,好的方面吳軍如小強一般,動不動就出十萬兵,孫權孫十萬的綽號就由此而來。 壞的方面是宗賊兵戰斗力不強,遇到硬仗就大潰,而且吳國征剿山越次數太多,手段太酷烈,激起豫章、吳興等地山越部族的多次反抗。 閑話少敘。 且說薛瑩輕舟到柴桑,修書一封與伍延,也不避諱說起自己要往西投奔漢國,希望伍延能網開一面,放自己過去。 伍延接到薛瑩書信后,糾結不已。 司馬氏篡權以晉代吳,伍延心中萬般不是滋味,作為吳軍中的宿將,他跟隨著施績四處征戰,對孫吳朝廷有很深的感情,但如今,他只能望著營帳上飄蕩的晉國旗幟嘆息不已。 柴桑的守軍,分左右兩部,伍延掌一部,吾彥掌一部,相比對吳國還有感情的伍延,另一員吳將吾彥已經被司馬氏所收買,成為新晉朝的倚重將領。 “回告薛中郎,待傍晚時分,見營中信號,即行過江,一切保重。”考慮了半天,伍延沖著薛瑩的家仆囑咐道。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伍延最后還是決定放薛瑩一馬,畢竟,這所謂的東晉朝草臺班子雖然搭起來了,但一個七歲的孩子當晉王,也不知能撐過多久。 薛瑩得了伍延放行的信息,激動不已。 能夠逃出生天,他就有機會帶著漢軍卷土重來,他要好好的謀劃一番,讓司馬徽這些竊了吳國大權的北方賊子吃上一次大虧,他要解救被關押在建業的家人,避免全家被誅的慘劇。 單機碼字,求票,求賞,求鼓勵,求訂閱。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