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483章 陸抗兒子來投奔 孫氏父子下場如何,已經不是漢、晉有識之士關注的重點。 吳國已亡。 就算還有個別忠于孫家的人,也改變不了什么。 在孫皓自殺的同時,漢國皇帝趙廣已經和周處、羅尚的艦隊會合,并率軍從無難一帶渡河,缺兵少將的東晉朝堂面對漢軍的這一輪進攻,反應速度遲緩之極。 司馬駿、司馬肜等人是在漢軍前鋒已經進抵到當涂一帶時,才從逃回的潰卒處得知漢軍已經突破江防的消息,沒有勇氣出城野戰的司馬兄弟選擇了據城守御。 守城,相當于野戰來說要容易得多。 建業周圍的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等地均是防御的要沖,不需要動太多的腦筋,只要把這些地方守好就行。 司馬兄弟在驚惶之中,選擇性的忘記了,建業城靠江的一面,無險可守。 十一月二十四日。 漢軍大部已經渡江成功,趙廣也不停歇,直接帶著三萬漢軍將士殺向建業。 漢軍水陸并進,水軍方面,周處、羅尚在補充了八千生力軍之后,船隊從無難、當涂等地出發,比陸上行軍還在快了一步到達建業。 擔任這次水軍先鋒的,是吳國舊將沈瑩,吳興沈家也是江東本地的大族,自孫策渡江之時就在太湖邊上生息,族中沈姓子弟有千人之數。 但就是這樣一個大族,在晉代吳的過程中卻損失慘重,沈家沒有軍中將領支持,沒有族中私兵部曲,那就是案板上一塊肉。 司馬徽眼光獨辣,在扶了司馬睿上位后,立即將沒了依靠的吳興沈氏列為了第一批清理對象,沈瑩全家被司馬家派去的兵卒殺了個干凈,僅有年輕貌美的幾個族妹被充入了教坊。 消息傳到武昌,背負著滅族之恨的沈瑩再也無法當駝鳥了。 他要殺戮,要拿司馬家的人祭掃沈家死去的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