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銀燭朝天紫陌長-《黃天之世》
第(3/3)頁
甬道之中不見陽光,雖然點有壁燈,但還是頗為昏暗,視野受阻,只能看到洞口處的情況。
許安看到不遠處的亮光處人影綽綽,似乎有很多人在前方奔走,耳畔是嗡嗡的呼喊聲,但是卻是聽不出在喊些什么,現在他的耳邊充斥著的,都是馬蹄的聲音。
火龍駒馱伏著許安緩緩向前,耳畔的聲響和眼前的景象正不斷的變得清楚起來。
甬道的出口越來越近,許安終于看清了眼前的一切。
如同昔日開國之時,街道的兩側站滿了迎接著他們的民眾,那嗡嗡聲在這一刻變得清晰無比。
“萬勝!”
所有人都是高舉著拳頭,振臂高呼,人群之中甚至有喜極而泣者。
從中平元年到大明歷五年,十四年的時間,紛亂沒有一刻停止。
戰亂持續了太久,奪走了太多人的摯愛……
街道兩側身穿著藍衣的地方警察,組成著人墻,維持著圍觀的群眾。
此時的長安城早已經是萬人空巷,幾乎所有的人都來街道的兩側前來迎接著大軍的回歸。
街道周圍的坊市皆是門戶大開,站滿了等待著大軍入城的民眾。
一眾警察和兵馬司的軍卒緊張萬分,警惕的觀察著四周,竭力維持著秩序。
長安城中如今雖然沒有百萬之眾,但是現在常駐人口也有四十多萬人,這已經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
各地的工坊、商坊、學坊都相繼修建了起來,也自然而然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工人、商人,還有各行各業的能人。
糧食的問題根本不需要擔心,不說經過了政治,沃野千里的關中,就是從漢中、并州運來的糧食都足夠關中的百姓食用。
洛陽曾經被董卓所焚毀,一把大火燒盡了這座百年的古都,也燒盡了周邊的良田,千里的赤地,滿目的瘡痍。
不過如今的洛陽經過了數年的改造之后,已經是完全變了一個模樣。
明軍在洛陽的廢墟之上重新修建了一座新城,那些鮮卑還有遼東四國的俘虜成為了清理廢墟的最好勞工,同時不少的人被遷往了洛陽重新開墾洛陽的土地。
如今的洛陽雖然沒有恢復此前被焚毀前的規模,但是也基本從破壞的狀態之中走了出來,洛陽地區所產的糧食也可以輸送到了關中地區。
如今天下安定,商路暢通之后,洛陽地區的恢復速度只會更快。
許安環顧四周,看著街道兩側的一眾民眾。
如今的長安城,已有了幾分盛唐的氣象。
人群之中有著各式各樣的打扮,西域的服飾,北地的裘皮、南疆的掛飾、遼東的配飾,各種打扮的人混跡在人群之中,足以見風氣之開放。
按照如今這樣的情況,距離“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景象也并非遙遠。
許安并沒有順著長安大街一路進入長安門,進入應天府中,而是先去了在應天府的西面,在原本建章宮的遺址之上修建而成的太平觀。
長安太平觀內,不奉神,不奉天,供奉的是為黃天之世奮戰至死者的英靈。
長安城內的太平觀內,放置著許多石碑,那些石碑之上密密麻麻刻滿了名字。
皆是戰死軍卒的名字,而最大的石碑是一塊無字碑,紀念的是那些無法找尋到名字的無名英雄。
許安之所以先前往太平觀,就是要將在東征戰事之中犧牲軍卒的名牌,全部放入太平觀內。
太平觀內,誦經聲響徹。
看著石碑之上一個又一個名字,許安的神色雖然未變,但是心中卻是并不平靜。
那石碑之上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代表著一個家庭。
天下雖定,但是在之后,他還要不斷的將一個又一個人送上戰場。
如今國家靠著商貿,源源不斷掠奪周邊國家的財富。
這樣的階段絕對不會持續太久,終有一天將有一戰。
西域的變局將會比其余各地都要更早,貴霜帝國已經日暮西山了。
安息帝國已經在戰場之上取得了優勢,在大宛之戰元氣大傷的貴霜根本無法抵擋住安息帝國軍隊的進攻。
恐怕要不了多久,貴霜就將滅亡,而安息帝國將會和西域行省接壤。
到時候明國需要面對的,就是正處于氣勢頂峰之時的波斯,而并非是暮氣沉沉的貴霜。
如果不出意外,在不久的將來,大明和安息在西域必有一戰,而這一戰將會決定整個西域的格局。
不過許安并不想要等下去,既然必有一戰,不如直接趁著如今安息和貴霜正在混戰之中,在其心口之上狠狠的插上一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