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禁城春色曉蒼蒼-《黃天之世》
第(3/3)頁
但是荊、揚、兗、徐、交、豫六州因為之后才被收復,因此這六州的鼎還在鑄造之中,而這神明臺下也因此只放有十四口鼎,缺少的六口正是這六州的鼎。
神明臺下,一眾黃天使者罩袍束帶,神色凜然,持戟肅立于四周。
撫摸著并州鼎鼎身之上的紋路,許安心中感慨萬千。
他當初鑄造并州鼎的時候也曾設想過統一天下之后的局面,那個時候他的目標只是統一大漢十三州。
但是現如今,不僅僅是大漢十三州,他已經打下了一個大大的疆土,一個幾乎遼闊了近一倍的疆土。
無論是東西、還是南北的跨度都的達到了一個他曾經難以想象的程度。
不過這一切并沒有讓許安感到慌張和迷茫,現在的他早已經不是當初的他,當初他僅僅是管理并州一地便已經是感覺到有些力不從心了。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他掌管著比起并州來說要大上十余倍的疆土,卻是游刃有余。
許安仰頭看著身前高聳如云的神明臺,而后沉下心,一步一步順著臺階,向著神明臺上走去。
神明臺上,擺放著四個神位。
分別為天公將軍張角、地公將軍張寶、人公將軍張梁。
而在其三個神位的正中央,還立著一塊無字神位,那神威是為迄今為止,所有為黃天而戰死難的所有志士而立
看著眼前的神位,聽著耳畔的疾風,許安的思緒也隨之飄向了遠方。
當初入主長安之時,他在神明臺上起誓,再臨神明臺,必定已經讓黃天的德威名揚這寰宇。
現如今,他已經做到了。
張梁雖說收了他為徒弟,但是許安從張梁的身上其實也只是學到了排兵布陣的些許皮毛,還有一些《太平經》中的粗淺知識。
張梁雖然愿意教授學問,但是時間太過于匆忙,漢軍追擊急切,并沒有給他留下太多的時間。
許安從張梁的手中繼承下來的真正遺產其實是弟子的這個稱號,還有《太平經》一書。
張梁當時當著眾人的面將經書教給了他,其實就是確立了他的地位,劉辟和龔都兩人當時無論是地位還是名望都要比他更高。
若是沒有張梁給他的《太平經》,其中又會平添許多的變數。
靠在案桌之前,俯瞰著神明臺下的景觀,許安的心慢慢的向下沉去,臉色變得痛苦了起來。
他想起了在下曲陽城內的最后一晚,張梁教入帳中,給他講述了整整一個晚上的經義和各種各樣的知識。
現在想起,那個時候的張梁只怕是已經明白了他們已經沒有的勝利的可能,所以才如此的迫切。
在山林之中,張梁最后所說的話,便是佐證。
“真想將我平生所學盡教導于你,只可惜世事無常,天命弄人,如今已入絕境。”
張梁拿著他自己的首級,來為他們換取了一條生路。
“傳道授業之恩,許安永生不忘。”
許安永遠都記得張梁最后的時候看著他的眼神。
張梁的眼神之中充滿了希冀、充滿了哀傷、布滿了痛苦。
“內外俱起,八州并發,如真似幻,撲朔迷離,熙熙攘攘,不過一夢華胥。”
轉頭目視著那供桌上張梁的神位。
“師尊,請你在這神明臺上好好看著……”
許安緩緩站起了身來,他的眼神重新變得堅定了起來。
“天下,已經不一樣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