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尚武-《黃天之世》
第(2/3)頁
現在長安城的六座制作工坊之中,只有一座工坊是民用工坊,其余的五座都是軍工坊,這些軍工坊之中在戰事結束之后仍然沒有半點停工和轉型跡象,仍然在大量的制作的武備和兵器。
與之前不同的是,只是工匠不再需要加班加點,放緩了一些速度,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罷了。
在交州、揚州、南疆等地也開始修建造船工廠,大量開始修建新型的戰艦。
再加上如今新設軍區之事,這些都讓一眾中層文官感到憂心仲仲。
天下經歷了十數年的動蕩,成千上萬的人死于這一場浩劫。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如今天下統一,四海昌平,無論是漢魏還是鮮卑都已經是過去式,如今的明國已經是天底下最為強大的國家,四方已無可以威脅到他們的敵人。
現在應是馬放南山之時,休養生息之時。
他們在郡學和國學之中學過了歷史,知曉先秦覆滅之事,也知曉漢武時期的舊事。
武帝時期,武功卓越,但是其奓侈無限,窮兵極武,使得百姓空竭,萬民疲弊,使得國家內部頻頻出事,卻是無力解決,當時的百姓因此困頓非常。
如今許安也如當初的漢武帝很多地方都極為相似,同樣的雄才大略,同樣的重視軍事,或許會……
重蹈覆轍……
許安坐于紫座之上,將宣政殿內眾人的神情百態都盡收眼底。
宣政殿內上千人之中,只有閻忠一人泰然自若,神情并沒有多少的波動。
許安將目光從一眾文武官員的身上收回,站起了身來。
許攸知趣的收起了手中的詔書,他知道許安有話要說。
許安走下丹陛,走到許攸此前所站立的位置。
原先宣政殿的陳設許安沒有做出太多的改動,只是將原本的皇座改成了紫座,丹陛也降低了不少。
最多的改動,其實還是在丹陛之下設置了一處類似后世發言臺的設施,上面有特制的喇叭,用于擴音。
“北域、安西、南洋。”
許安的目光游離在眾人的身上。
“北域雖定,但是殘存部族極多,昔日漢武北逐匈奴,然不到百年,便有鮮卑作為替代。”
“前漢年間,鮮卑屢屢犯邊,幽、并、涼三州緣邊諸郡無歲不被鮮卑寇抄,殺略不可勝數。”
“設北域軍區,便是為了杜絕此事再度發生。”
華夏上千年以來,和北地游牧部落之間的戰爭幾乎沒有一刻結束。
換而言之,這一場戰爭持續了上千年。
如今趁著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終于占據了北域廣袤的土地,許安自然是不想放棄。
南匈奴除名、現在已經逐漸融入漢地,而三郡烏桓和上谷烏桓也是逐漸南遷,習漢文,用漢姓,說漢語。
鮮卑等部都被作為俘虜遷入中原,許安的下一步計劃就是大量的征募中原的鄉民前往北地,將那里的牧場真正的變為華夏的牧場。
不僅如此,那些殘存的部落都需要束發右祍,習漢文,用漢姓,說漢語。
而主導這一切,自然需要軍事上的援助,這樣是為什么許安要在北地設下軍區的原因。
“北域軍區,是為了維穩。”
“安西、南洋兩處軍區設置,是為了擴張。”
許安的聲音低沉,但是在擴音器的加成之下還是讓宣政殿內的眾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一石激起千層浪,宣政殿一眾文武官員皆是抬起了頭來,目光都聚集在許安的身上,雖然他們心中也是清楚,但是從許安的口中說出,仍然是讓他們心中感到震動。
“我知曉你們有很多人覺得天下已定,四海昌平,正是與民休養之時,不宜再動刀兵、勞民傷財。”
“我也認為如此。”
許安的話前后沖突,剛說了擴張,卻又說與民休戰。
眾人面面相覷,皆是不明所以。
許安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知道殿內眾人會是這個反應。
“天下動蕩不休,天下萬民無不期盼著太平之世的到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