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都察院 內閣變遷-《黃天之世》
第(2/3)頁
許安摸著身前的紫桌,緩緩坐了下來。
當他轉過頭,目光向著下方看去之時。
宣政殿內的一眾文武官員皆是低下了他們的頭顱,作揖行禮。
沒有人敢于質疑他的決斷,也沒有人敢于反對他所說的話。
太平道特殊性,還有其本身的經歷和民間流傳的各種傳說,使得許安現在掌握著極大的權力。
無論是秦皇還是漢武,手中所掌握的權柄都沒有他手中的權柄要高。
許安的目光在殿內的群臣的身上游動。
太平道內的那些糟粕基本都移除,如今的太平道已經從宗教演變成了思想。
而這一思想在不斷的傳播之下,逐漸深入人心,深入各行各業,深入朝廷地方。
普通百姓也開始逐步明白了這一思想,太平道思潮如今已經興起。
就在現在,就在這場朝會進行之時,一場席卷天下的思想啟蒙運動其實已經興起。
但是如今他,卻是一名“神君”。
這是太平道遺留下來的問題,借助兵陰陽,他接連取得勝利。
他將神權成功的加于自身,他成功造就了一個新神,而那個“新神”正是他自己。
他現在不像是一名領袖,更像是一位脫離凡塵,高坐于神座之上的“神君”。
至高無上的權力是很多人都想要的,而他現在就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手握王爵,口含天憲……
他說出來的話,比起銘刻于石碑之上的法律更為有效,他下達的命令,比起天下間的完事都更為重要。
權既在手,寰宇可驅……
神君的這個問題他需要慢慢的解決,眼下他還需要神君這個身份。
他明白這個世界正確的發展方向,可以讓國家沿著正確的道路前行。
有著神君的這一身份,他說出來的話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便會有人信服。
當他指出了方向之后,眾人必定會堅定不移的朝著那個方向前進。
這一點其實很重要。
很多時候,在前進的道路,很多的人都會產生懷疑,懷疑是否走錯了道路,懷疑是否迷失了方向。
許安給了許攸一個眼神,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接下來的要宣布的事情,真正關乎著大明的將來,關乎著國家的穩固和延續,是保障大明不會因為內部而瓦解或則是腐化的重要手段。
權力必須要得到監督,沒有監督的權力,就是沒有被關在籠中的猛獸,將會引發巨大的災害。
鷹狼衛作為特務機構,雖然也有監督的權力和能力,但是僅僅依靠鷹狼衛自然是步行。
“三府六部之外,增設都察院,獨立于三府之外,都察院下轄三法司,分別為軍法司、政法司、道法司……”
“都察院,設令君一人,左右御史各一人,三法司分管軍、政、道。”
“都察院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有糾劾文武官員,辨別冤枉,監督下屬有司之職,監察使,除負責處理院內及三法司的行政事務外,還要行使彈劾、監察的權力,對有貪污行為、結黨營私、作威亂政、敗壞官紀的官員均要加以彈劾。”
“三法司,須依照規定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官吏將校進行監察,調查公務違法和職務犯罪,并進行廉政建設和反腐建設,保障國家穩定與安全。”
“都察院、三法司,皆受鷹狼衛監管。”
都察院之中除三法司之外,還設有自我監察的機構,不過在詔書之中并沒有說明。
宣讀詔書自然是挑著重要的去說,都察院、三法司才是重點,其余的都是旁支末節。
鷹狼衛也是如此,在鷹狼衛之中除去狼衛、鷹衛,還設有監察衛,監察衛的職責便是保證鷹狼衛隊伍之中的純潔性,防止鷹狼衛內部的腐化和被滲透。
監察衛除了明面上的人之外,在狼衛和鷹衛之中也有其人員隱藏。
“都察院定為三品衙署,都察院令君為正三品……”
如今的明庭之中,二品衙署只有三府,三品衙署便是六部,四品則是二十四司一級。
都察院定為三品在情理之中,但是都察院的院首被稱為令君這一事卻是讓人不由有些遐想。
自漢末以來,官場乃至世人對尚書令,位居樞要的大臣的敬稱便是令君。
如今被明廷之中有資格被稱為令君的人只有四人。
內閣首輔閻忠,中書府府令許攸、中軍府府令賈詡、中道府府令石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