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林旭問道: “今天那些退休大師們是不是都會到場啊?” 戴建利捏著一個小蛋糕送進嘴里: “十八座樓的老一輩總廚和賀家順、霍援朝他爹,以及其他幾位老師傅,一共二十五個人,這也是一場標準堂宴的配置。” 所謂的堂宴,就是在大會堂舉行的國宴,動輒招待數千賓客,后廚壓力很大。 所以一般情況下,后廚會按照職能和菜品進行劃分,每個總廚負責一個團隊,這樣工作起來才更有效率。 林旭沒想到有這么多人參與,感覺國宴任務已經穩了。 沒多久,參與拍攝的老師傅和各大飯店的中生代們全都到了,大家都穿著繡著國徽的廚師服。 對別人來說,這就是做飯的工作衣而已,但對廚師來說,卻是平時舍不得的盛裝禮服。 拍攝現場正在忙碌的駱嘉耀看著林旭問道: “回頭你教教我做豬腳姜吧,昨天打包的那些豬腳姜,被文清吃了個精光,甚至還沒吃過癮,還想再來點。” 這么喜歡吃嗎? 林旭說道: “做法很簡單,今天我會把豬腳姜做法上傳到網上,姐夫你買好材料,回頭對著視頻學就是了,一點都不麻煩。” “喲,那太好了,正好我想學學呢。” 家里,沉佳悅沒有去店里,而是坐在書房的電腦前,認真剪輯著視頻。 旁邊的顯示器前,墩墩趴在電腦椅上,認真看著上面播放的動畫片。 早上那會兒,小家伙得知媽咪不去店里,也表示要在家里,它先玩了一會兒足球,覺得無聊,看電視也覺得沒意思,便來到書房,盯上了電腦。 沉佳悅打開旁邊那臺電腦,找了部《羅小黑戰記》給它看。 貓貓看動畫片,自然要看貓貓為主演的,可惜羅小黑更新太慢,等會兒墩墩看完,再給它看《穿靴子的貓》,盡可能豐富小家伙的觀影種類。 視頻剪輯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情,沉佳悅剪輯一會兒,看了看電腦上的存稿,將葫蘆蝦蟹的視頻上傳到了林旭的賬號上。 嗯,剪得頭暈眼花的,更新一條視頻跟網友們互動一下,就當調劑心情了。 存貨多,就是這么任性。 視頻上傳后,很快就通過審核,出現在了網友們的更新列表中。 “哇靠,大早上就更新,這么任性嗎?” “看到標題,還以為是用葫蘆做菜,但看到成品,是在下草率了。” “國宴大師出手,果然非同一般。” “邱大師家的廚房真夠寬敞的,比我們家客廳都大。” “能去這樣的大師家里串門,還將人家的絕活菜品學到手,又是羨慕林老板的一天吶!” “沒有我墩差評!” “就是,墩墩已經好久不參與試吃了,還記得它吃豬大腸時那嫌棄的表情,簡直太有意思了。” “一人血書求墩墩回歸試吃!” “媽耶,這小葫蘆也太精致了吧?感覺好美味。” “……” 沉佳悅拖動鼠標,瀏覽著網友們的評論,偶爾選擇幾條進行回復。 比如那條呼吁墩墩重回試吃的評論,她用林旭的賬號認真回復道: “不是不讓墩墩拍攝,是它不想參與了,小家伙最近迷上了動畫片,跟個網癮少年一樣,很少主動參與視頻拍攝。” 回復完之后,她點開視頻剪輯軟件,繼續剪輯視頻。 上午十點,燕京飯店。 所有參與節目錄制的大師和廚師們全都到場,央視、燕京飯店以及釣魚臺的領導也都到了,大家湊在一起熱熱鬧鬧聊著,謝保民帶著林旭向諸位長輩伯伯們問好。 雖然高大爺六十多歲不算小了,但在烹飪圈子里,卻相對年輕,因為今天來的廚師,年過八十的就有好幾個。 開始拍攝前,領導們還進行了動員。 希望大家把國宴發揚光大,讓中餐繼續傳承下去,并發揚節約節儉的國宴作風,堅決杜絕拍攝過程中出現浪費現象。 這些雖然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口號,但在國宴范疇中,卻是必須嚴格遵守的,因為國宴的主旨就是節約,要是為了拍攝紀錄片造成浪費,就完全背離了片子的初衷。 講話完畢,導演組的曾曉琪沖大家擺了擺手: “現在拍攝正式開始,請大家先配合拍一下宣傳照片。” 準備好的舞臺上,擺著一把把的椅子,退休的大師們挨個兒坐上去,而各個飯店的中生代廚師們,比如謝保民戴建利等人,全都站在后面。 大家站好后,攝影師開始拍攝視頻和照片。 拍攝結束,開始按照節目拍攝計劃的內容進行菜品展示和講解。 此時林旭腦海中突然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宿主邀請二十位以上的退休老廚師參與國宴紀錄片拍攝,完成支線任務【老驥伏櫪】,獲得完美級魯菜烹飪技法類型抽獎一次,川菜味型抽獎一次,是否立即抽獎?” ———————— 昨天出門一天,也就走了一萬多步,居然渾身疼痛,像是大病一場……我果然不適合出門,而是應該在家碼字,完本前不出門了,在五月底前把本數字數趕到400萬。 本章5100字,求月票啊兄弟們。我緩過來就開始三更,說到做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