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流言入耳-《誆宋》
第(2/3)頁
信息不多,寥寥數(shù)語:一個人帶著侄女從霸州跑到了汴梁,還識破了契丹人的圖謀。
這樣的一個年輕人,放到哪里都會閃光的,會把喜歡提拔人的呂相公氣死了?
可很快,又有新的消息傳來,據(jù)說出自杜相公的口,“徐浩私自面見契丹使者蕭特末,險些破壞和談,呂相公一氣之下病倒了。”
這......!!!
少年人啊,就是沖動!怎么就那么喜歡惹事兒?
很快,整座汴梁城便把這個小標簽立馬打在了徐浩的身上。
不少人咬牙切齒,“若是見到徐浩,定然要教訓教訓他!”
呂夷簡一派的官員們甚至發(fā)動了自己的那些關(guān)系,想找到那氣病了恩師的臭小子,用文筆、詩詞將他罵得體無完膚。
只是,那寫皇城司的奴才油鹽不進,死活不說徐浩住哪里!
劉懷德起床得比較晚,一來昨夜翻來覆去了很久,二來這些日子耗費了心力。
當他走出襪子巷那套小房子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中午。
按照小郎君的安排,今日是需要出去采買些其他的東西。
劉懷德將那篇巴掌大的紙張折疊好,放在袖口里,這是多年來養(yǎng)成的習慣,從讀書人那里聽來的,叫做“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一路上,他總覺得汴梁城今日有些不太對勁。
以往,都是熙熙攘攘人來人往,自己選自己想要的貨物。
小販們都會高聲吆喝叫賣。
可今日......
大家伙三五成群,好像在討論著什么,人們的臉上有一個共通的表情——義憤填膺。
到了瓦市,人群密集,這種情況更加明顯。
若是換做以前,他鐵定要湊上前去,打聽個一二三!
可如今,沒搞懂小郎君到底要做什么的他,沒那個閑工夫。
“干花,還有多少?”
劉懷德尋了一個以前沒啥交集的店鋪。
“干花么?”
那掌柜的掃視了一圈貨架,“抱歉,我得去庫房看看!”
劉懷德有些懵,干花這種東西,是沐浴必備,作為一個雜貨店,居然不在貨架上鋪貨?
不一會兒,掌柜便走了出來,身后跟著一個伙計,扛著一個大口袋。那掌柜笑著告罪道:“實在抱歉,某進了些雞蛋,所以將干花的位置給替換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