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主任,我覺得這個點子可行。” 考慮了一會兒后曲師傅開口了。 “是啊,只要咱們把工序給調(diào)整好,這樣就沒有閑著的人了,干這個活的時候,別的人也可以做別的活。”另一位師傅也開口了。 雖然僅僅是工作順序的一個改變,但是確實是能夠提高勞動效率的。 “你小子啊,你說你咋不早點講出來呢?”馮振業(yè)喜出望外的說道。 既然老師傅們都同意了,那就代表著這個操作確實是可行的。 “其實我就琢磨著咱們廠其實是需要多一些對整個造車環(huán)節(jié)都了解多一些的人,這樣他們就能夠成為將來造車的骨干。”陳富貴笑著說道。 “不過說實話啊,我自己琢磨著吧,這個法子應(yīng)該能行。但是就像我說的那樣,也得咱們這些老師傅們把整個工序給分配好,這才能夠達到最大的勞動效率。” “行,我們這就回車間研究去,爭取一周之內(nèi),咱們就能夠拿出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案來。”李光生說道。 “那就辛苦你們了,等你們的好消息。”馮振業(yè)說道。 對于他來講,一周的時間根本都不算長。 要是真的能夠把生產(chǎn)線改造成功,將來能夠廠子創(chuàng)造多大的利潤啊。 “你小子啊,肚子里都是寶。跟我說實話,為啥不早點露出來。” 等這些人離開后馮振業(yè)問道。 他可不相信陳富貴是臨時起意,這么周密的想法,肯定是早就考慮過的。 “二叔,其實說早了真沒啥用。”陳富貴笑著說道。 “那時候咱們就算是爆了產(chǎn)能,有啥用啊?干一天、歇兩天嗎?還不如慢慢的干,讓更多的人熟悉造車的整個工序。” “基本上就像你說的那樣,這是為了給咱們廠子培養(yǎng)骨干員工?”馮振業(yè)問道。 陳富貴點了點頭,“最近咱們廠子里關(guān)于老師傅們手藝的討論有些多,這個呢,是很好的一個方面。” “畢竟能夠尊重手藝,這才能夠提升自己。要不然連手藝都不尊重了,還能努力工作嗎?想都不用想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