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金牛道自漢中勉縣開始,途徑寧羌、廣元、昭化、劍閣、綿陽入蜀。 其中,第二城寧羌就在羌族白馬氏的東面,寧羌到勉縣之間,距離勉縣三十里左右有個叫宋家山的地方,而宋家山到勉縣的這段棧道就是劉季逃亡時燒毀的那段。 如今,這段燒毀的棧道已經(jīng)修復了一大半,駐扎在勉縣的司馬卬如臨大敵,早已做好了應對準備,蕭公角也率巴郡大軍開赴漢中。 劉季修復棧道準備攻打漢中的消息漸漸傳開,不過,大多數(shù)人都不看好劉季,畢竟司馬卬已經(jīng)重兵防守金牛道出入口了,就算劉季能順利修通棧道,想突破司馬卬的防守也不大可能。 可世人不知道的是,劉季其人早已到了距離陳倉一百五十里左右的鳳邑了! 這事還得從當初在漢中投靠劉季的漢將趙衍說起,其人軍事實力平平,卻是土生土長的漢中人,對漢中乃至漢中北面秦嶺的地形路線都很熟悉。 韓將信到達蜀地后一直沒有放棄打回關中,但通往漢中的棧道被燒了不說,項羽還派司馬卬在勉縣駐守了重兵,可以說他們想出蜀地難比登天。 趙衍知道此事之后,就跟韓將信匯報說,他聽過一條小路,可以不走勉縣到達陳倉。 韓將信自然大喜,隨即讓趙衍前去探路,一試之下果然能夠通行。 這條路就是后世命名的陳倉道了,其中的關鍵點就在寧羌東北的宋家山。 宋家山向東三十里就是勉縣,但是向西北卻還有一條小路通往略陽,道路難行車馬不通,但軍隊輕裝步行通過還是沒有問題的。 大軍到達略陽之后,再向北走近一百六十里就是鳳邑,陳倉道的出口就在鳳邑的東北方向一百五十里處,也就是陳倉的西邊,現(xiàn)代寶雞市神農(nóng)鎮(zhèn)。 軍兵勉強可以通行這條未開發(fā)的陳倉道,可糧草輜重的問題怎么解決呢? 全靠人背也不現(xiàn)實,但別忘了寧羌的西邊還有一條大河,名為嘉陵水,也就是現(xiàn)代的嘉陵江。 水路一直是古代運輸?shù)牟欢x,嘉陵江這條水路從廣元通往寧羌西北的陽平,也就是后世的陽平關所在,再向北就是略陽了。 可以說嘉陵江就是陳倉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后世把陳倉道叫做嘉陵道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有了出蜀的路線,韓將信便令人假裝去修復勉縣的棧道,暗地里去走這條新發(fā)現(xiàn)的陳倉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