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爭議中。 宋修將三根紅線的一頭分別系在三位患者的手腕處,而另一頭則抓在自己手上。 紅線將宋修與三位患者聯系在一起。 而后,在所有人詫異的目光中,他竟選擇閉目站在原地。 “這...” 唐四平西醫出身,雖然對中醫有些了解,但畢竟還是有限。 此時。 他終于忍不住焦急詢問道: “小宋這是什么意思?” “懸絲診脈?天啊!他竟然將懸絲診脈在這種場合拿出來?”鄭洪蹭地一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先是面露費解之色,然后一臉驚奇地尖叫出聲。 “鄭洪主任,你給大家解釋解釋,現場還有好些不是中醫專業的同仁和觀眾?” 王建民審時度勢地開口道。 同一時間。 十多個攝像機將鏡頭在宋修和鄭洪之間來回搖擺,顯然,這群資深的老記者都感受到了鄭洪接下來的解釋恐怕將是了解宋修如此做法的關鍵。 臺上。 鄭洪哪里還有心留意鏡頭。 他瞪大著雙眼,滿臉興奮道: “懸絲診脈啊!這是千年前藥王孫思邈的絕技啊!” “孫思邈?難道是資料上記載的,唐朝年間,孫藥王為長孫皇后診斷的懸絲診脈?” 王建民經過鄭洪的提醒,倒是記起來了這個中醫史上著名的典故。 津村公司蓉城分部一方。 九條博雅身邊一個戴著眼睛的中年人在他耳邊輕聲解釋道: “相傳,唐時因為宮廷尊卑有序、男女有別,為皇后看病,不能直接望、聞、問、切,所以孫思邈便發明了用絲線一端固定在病人的脈搏上,通過絲線另一端的脈象診治病情,俗稱懸絲診脈。” “這個典故我多少也有些了解。”九條博雅點了點頭,疑惑道,“不過,據說懸絲診脈只能在絕對安靜的環境下,一對一進行。如今現場如此吵雜,而且他還同時診斷三人?” “可能嗎?” “嘿嘿。這個就不好說了,或許,他只是在裝腔作勢吧,一切還是等有了結果再說吧。” 戴眼鏡的中年男人冷笑道。 王建民聽完鄭洪的解釋,有些揪心地問道: “懸絲診脈?還是同時對三個患者使用,你們作為資深中醫,覺得可能嗎?” 聞言, 鄭洪和魏東風等人對視一眼,然后齊齊點頭道: “如果是別人,我們可能覺得他是在搏一個可能,但是如果是小宋,我們相信他絕對有實力完成這旁人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神技!” “好——!” “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王建民看到手下這群中醫專家對宋修都抱有如此信心,心中那一點擔憂也隨之煙消云散。 場中。 專注問診的宋修自然不知道他現在的操作已經讓現場,甚至網絡上鬧翻了天。 而且。 就算知道,他也不會在意! 甚至... 今天他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所有觀看的人徹底震驚! 通過針灸銅人事件,宋修已經知道了中醫頹勢的真正原因固然有國外的因素,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國內有一股勢力,不希望中醫重新崛起! 重癥還需猛藥治! 他就是要利用這個直播的機會,讓所有人重新認識到中醫的神奇,給支持中醫的人注入信心,給反對中醫的人發出挑戰! 五分鐘后。 連系在宋修與老人之間的紅繩率先被宋修扔下。 一旁。 正搭在老人手腕診脈的村上夏樹頓時渾身一震,然后不等他反應,宋修已經開口說出判斷。 “患者全身并無其他大病,唯一的癥狀應該是有多年胃下垂!” 聞言。 村上夏樹下意識開口問道:“胃下垂?那你說他是因為什么患病?” 宋修看都沒看他一眼,而是對著王建民和臺下觀眾解釋道: “患者剛才上臺時,自述全身乏力,他在臺上說兩句話,就要氣喘幾下,這是動則氣短的表象,所以我判斷是中虛氣陷。” “中氣虛弱,無力統攝升提。中氣為脾胃之氣,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一虛,自然全身乏力。中氣虛弱,自然也會動則氣短。” 臺上臺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