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見此盡磕頭-《我的武道靠破案》
第(3/3)頁
可來了京城才知道,京城實乃群英匯聚之所。湖州才子,江州才子,惠州才子,岳州才子皆是登峰造極之輩。
才到京城半月,當初的氣吞山河之氣勢就煙消云散。所認識的學子,皆是有著不輸于我的才學。但那時,我雖然沒有氣吞山河之豪情,但也有群英爭鋒之意。
我不是何足道,我所代表的是濟州才子。何足道何足道哉,但濟州才子不能輸。
那年八月,河邊書院招生考試,我信心滿滿而來,卻名落孫山。不服輸的我鬧著要看錄取學子的考卷,我不信堂堂濟州才子,連入學的門檻都達不到。
可結果,如被當頭棒喝!那一張張試卷,在我眼中皆嘆為觀止。
寒窗苦讀一年,再戰河邊書院,再次名落孫山。
連續兩次名落孫山將我來時的自信轟擊的支離破碎。到了第三年,我才勉強通過考試入了學。
那時我才認識自己,我天賦不佳。而后在河邊書院苦讀三年,總算勉強擠進了書院前五十的名次。這個名次,已然是我極限。尤其是前十的師兄,在我心底如高不可攀的山峰,讓我生不起半點挑戰之心。
那年仲夏,清風徐徐。
蘇翎來河邊書院參加詩會。蘇翎之名已名動京師,師兄們早就想討教了。正直盛會,前十師兄提出要與蘇翎比試一場。
只是那時已經近日暮,時間已不許。原本提議改日再戰,但那日,蘇翎一身白衣如天上潔云。
澹然一笑,風度翩翩的道了一聲,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為了節約時間,諸位兄臺請一起登臺。”
何足道說到這里,身后的學子臉上齊齊露出向往之色。雖然沒有親眼所見,可當年的一幕已然躍然眾人的眼前。
“蘇翎一人同時挑戰十位師兄,在琴棋書畫,詩詞文章一道。僅用了半個時辰,河邊書院前十的學長被同時擊敗,輸的徹徹底底,心服口服。
而今已過七八年,我如今雖然已是河邊書院的首席院生,但比起當年的十位師兄任何一位,我都自知差之甚遠。
現如今!京師士子書生圈子中沒有蘇翎,我何足道在詩詞文章,琴棋書畫之道,不弱于人。京城還是那個京城,只是少了很多當年的那些傳說。”
說到這,何足道腳步慢了下來,蘇晴跟著他來到了一處池邊。池子背靠一座山壁,山壁高逾百丈,遮住了陽光。整面山壁的影子籠罩住整面池塘。
何足道指著眼前的山壁,山壁上有一行話。原本山壁上應該有很多話,但后來似乎被鏟去了,只留下一句話。
“那年,蘇翎贏了河邊書院后意氣風發,在河邊書院的警示崖上留下這一句,大丈夫,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只此一句,道盡我輩讀書人一生夙愿。院正聞言,警示崖上千百句皆是多余,只此一句,足照一生。
你說蘇翎平平無奇?這等驚天動地,這等風華絕代,你說他平平無奇?
我知道你們文脈蘇家,家學淵源得天獨厚。但如果如蘇翎這幫絕世天驕都是平平無奇,什么才是出類拔萃?圣人么?”
說著,何足道緩緩抬起手指著不遠處的警示崖,“你可知,自此之后,河邊學子入學皆要來此瞻仰警示崖,瞻仰警示崖的學子見此句,盡磕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