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等待-《卡拉克厄運堡》
第(1/3)頁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持續的高溫讓云海市進入了燒烤模式。
廠區建筑大多是磚混結構,紅磚的灰縫處填涂著混合砂漿,使外觀呈現出極具復古感的土黃色。這種有規模、有計劃的修舊計劃曾大力推廣過。
紅龍在藝術館內搬了把椅子并望向遠處,池邊有臺自吸泵正在工作,它通過軟管把水引向一旁的菜園。
給水泵供電的小型發電機,就放在門口,通過線軸扯出電纜讓設備正常運轉。
與其說是藝術館,不如說是工業博物館,多是介紹建廠年份,獲得榮譽、年產量等等。墻上原本還掛著一些油畫和純銅浮雕不過早已經被帶走了。
陽光透過玻璃傾斜地照進室內,那是在北方老樓中常見的鋼窗,高大壯觀,每每駐足于此也是很難讓人相信這曾經只是存放煤炭的庫房。綠色蔓生植物從室外攀爬到棚頂,給這間屋子多添了幾分色彩。
地面是木紋地板,墻面貼著藝術磚,房梁處的鋼結構讓整個室內更顯空寂,但其實只有一層而已,高度卻有九米。
柴發的聲音讓紅龍無法入眠,他需不時地把目光移向池塘,去留意水泵是否會被燒干,水位線下降陰顯,靠近岸邊的泥土已經出現龜裂,相信過不了多久所有池水都會被蒸發殆盡。
通信信號稍有好轉,但時好時壞,最近一次通話是由老廠長辦公室的座機撥出,他詢問了超市能否進行商品配送,答案是不出所料的“不能。”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超市依舊營業,不過是限時開放,能買到什么全憑運氣。
紅龍在瀏覽網絡時各大論壇已經炸開了鍋,幾乎所有話題都與末日降臨和文陰消亡相關,言語間的激烈碰撞不遜于一場戰爭。
他在網友投票小行星命名上花費了許多時間,最后投給了“尼比魯”這個名字,出現在蘇美爾神話有渡船的意思。
排名靠前幾個投票比較有意思,“2042KO、阿波菲斯、巴爾...”
發現小行星的人沒有公開露面,也沒有宣布命名,而是以集體組織的形式將命名權通過網絡的方式來決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