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實話告訴我,是你媽媽想吃,還是你想吃。” 在茶水室看著剩下來的大綱,小丫頭突然跑過來,齊云成禁不住去逗逗。 “媽媽想吃一包,但曦曦想吃兩包薯片。” “美的你,說好了只能一人一包,你和媽媽都不例外,去告訴你媽吧。” “好。” 屁顛屁顛的,小丫頭離開了爸爸所待的地方。 其實她不愛來這里,這里一切都那么古板,碰壞了還要挨罵,怎么喜歡過來。 還不如面條好。 面條怎么碰都碰不壞,一直能玩。 “媽媽,爸爸說只能買一包,一人一包。” “行吧行吧,一包就一包,還是要少吃零食多吃點水果。”宋軼不可能不貪嘴,閨女就是遺傳的她。 于是抬手把閨女帶著一起來看之后他爸爸的表演。 他們看著很快一個小時過去,然后齊云成兌現承諾帶著一家子去超市逛逛,宋母也跟在一起,看看有沒有什么好吃的做給兩個小家伙。 為了養好他們,她的食譜一直在更新,畢竟這是她們后半輩子的任務。 但凡出個小差錯,一家人都難受。 尤其曦曦、敬敬生病時,感冒發燒都夠嗆,不過曦曦生病生的少,一天天體質不知道怎么那么好。 等時間再過去幾天。 齊云成說完了基度山恩仇記的最后一篇改換新書,同時把金先生給的大綱好好放進一個箱子里保管,這下他是終于不用再看了。 早早地倒背如流。 如果再打開,必定敬敬到了一定的年數,交給他看看學學,或許萬一有一天收的徒弟對評書感興趣,也會將這些給他。 所以想到這,他心情并沒有想象的那么沉悶,相反好許多。 因為他在老爺子大綱里面見證了他的風格還有手法,自己學熟了,以后給孩子也是一種傳承。 順便還能了解這位去世的金老祖是個什么樣灑脫的老人。 “爸爸,快點快點。” 忽然敬敬的聲音傳過來。 “知道了。” 放好書,齊云成過去自己小兒子身旁,他一般不著急,能著急除非是發現什么好玩的玩具或者磁帶,尤其磁帶。 他喜歡磁帶,當父親可沒少找。 現在房間的一個紙箱子全部是這玩意,鼓曲、相聲、評書都有。 可能有些聽不懂,但是聽個響,小家伙都高興。 而想起這,齊云成多翻找一下李樹聲師爺、馬老祖兩位給過自己的磁帶,一些是鼓曲一些是駱老太太的原聲教導。 這玩意可不敢給,怕弄壞。 只能等以后復制給他。 就這樣一月份過的不慢,齊云成在十幾號的時候參加了德蕓社的封箱和年會,這一個封箱同樣熱鬧,說的時間跟元旦差不多。 之后便是各個衛視的春節晚會。 衛視春節晚會提前于秧臺晚會幾天,要不然爭不過收視率。 但天津衛視這一次的收視率爆棚了,帶出來不少的年味。 因為熟悉的相聲老先生請來不少。 石付寬、馬智明、田里禾都在。 馬老祖上臺的時候頭發已經白得快差不多,但依舊演唱了一段京韻大鼓。 踏踏實實的能耐。 盡管直播時候,所有人都看見了他老人家的身體狀況,手抖成那樣還演,十分心疼。 他老人家演完,郭得剛跟于遷最后賣力氣說了一段賣布頭,贏得不少觀眾的好評。 這種狀態的郭得剛很少見了,也就相聲春晚給逼出來的。 等德蕓相聲春晚結束,年便來了。 大年初一這天,曦曦、敬敬去郭爺爺家蹭一頓午飯、晚飯便一人收到了幾千的大紅包, 其余長輩更不用多說。 那新衣服的小小口袋里。 好幾個塞都快塞不下。 倆小家伙妥妥成為了過年時候的小福娃,誰叫太有錢了。 然而他們有錢,當爸媽的就得開始要過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