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小嘴開始吐露詞來。 吐的不算快,卻也不算太慢。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 足足背了二十多個菜,過程當中沒有一點停頓,甚至其中有幾個氣口,意外地對上了。 雖然只能說是碰巧,但一幫人在后臺聽得那叫一個驚喜。 尤其亂說對了幾個氣口的時候,于遷自己都小驚訝了,“哎喲呵,這厲害的,有他爸的范兒,看來沒少看他爸的演出。” 師哥的小聲嘟囔,郭得剛在旁邊聽的見,跟著樂呵。 說不定齊云成再給德蕓社帶來一個祖師爺喂飯的苗子。 而他們都能高興成這樣,石付寬聽見氣口對的時候的心情可想而知,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 “太厲害了孩子,記住了。咱們可以不用說太快,但是要說清楚,要讓人聽得舒服。” 齊云成不知道小兒子聽懂沒聽懂,反正敬敬看著石祖祖點頭,于是剩下的幾顆糖成功收入囊中。 這下他算是賺不少,小口袋鼓鼓囊囊。 接下來的時間,人群開始散了。 畢竟要準備開門柳,這是所有開箱少不了的。 在要開始的時候,王蕙也終于把鼓曲社的一幫小姑娘給拉到后臺。 說好的第一個正式節目是她們的鼓曲,而周顧藍可不也在其中。 一幫小姑娘到后臺,十分熱鬧了,相聲后臺難得的一抹好光景。 但是她們換上演出服裝后,沒有一個歇著,不是忙別的。 而是忙著去逗周顧藍抱著的敬敬。 五六個女生全部圍在那一塊兒,形成了一個人堆。 不知道多么喜歡他。 岳蕓鵬瞧見都覺得好笑,雙手一拍,“完了完了,敬敬以后長大光憑借顏值都能秒殺我們這一幫的老演員。” “嗐,那時候伱都多大歲數了,還用得著跟年輕人比好看?”齊云成吐槽一聲,再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時候你都六十了吧。” “六十咱們也得要臉。” “要臉?年輕的時候就沒要過來臉,六十就要啦?” 師兄弟聊天調侃,都有點感慨孩子們長大后的樣子。 而孩子們如果二十多歲,他們可不五十多、六十多。 時間不大,在熱熱鬧鬧的掌聲當中。 相聲演員們開始一對接著一對在側幕等候登臺。 不止相聲演員,鼓曲演員也上臺。 最開始上的就是她們。 所以當一幫小姑娘登臺的時候,下面的老少爺們掌聲大的出奇,這是德蕓第一次這樣的場景。 一幫女生亮了相之后,才輪到相聲演員露面,最后老兩位露面,北展劇場歡呼聲不斷。 郭得剛站在眾人面前感謝著,“謝謝大伙兒,今天看得出來各位都開心。因為咱們舞臺多了幾位小姑娘,這幾位小姑娘是鼓曲社演員,待會兒會給大伙兒一塊兒唱一段,您各位拭目以待,看看她們唱得怎么樣。 現在呢是咱們相聲的開門柳,唱一場《大西廂》,咱們這就開始。 我先唱,之后有自己會的,自己上前來啊。” “一輪明月照西廂~~ 二八佳人鶯鶯紅娘~~ 三請張生來赴宴~~ 四顧無人跳花墻~~ 五鼓夫人知道信~~ 六花棒拷打鶯鶯審問小紅娘~~ ……” 一到十由郭得剛唱完,下面便輪到孩子們了,一般會找比較出名的演員,活躍活躍氣氛。 但今天不一樣,郭得剛有其他的意圖。 因為第一個上來的竟然是鼓曲社的周顧藍。 不是她主動要求上前,而是在后面就設計好的,要不然怎么可能臨時挑人來唱。 一個小姑娘上前準備唱,觀眾們瞧著掌聲滾滾,十分新鮮。 郭得剛也多介紹一下,“這是齊云成的徒弟,也是咱們鼓曲社的演員,叫做周顧藍。” 周顧藍在郭爺爺和于爺爺中間的話筒處非常激動,沒想到自己也能有唱這個的機會,等了一會兒鑼鼓樂隊的點,頓時清脆的嗓音出現。 “姐兒在房中繡香袋,繡出了西廂各色人兒來~~ 這一邊繡的是崔小姐啊,那一邊繡的是張秀才啊~~” 眾人:“豆豆起豆起豆嗆~~” 唱完幾句,郭得剛在旁邊聽得高興,要不說唱鼓曲的,這一個唱得非常好,比她一些叔輩都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