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魏皇后徹底看清楚了,這路乃是專門修筑的新路,看這地面不超過兩年的時間。 “岳父大人,岳母大人,前方三里處,到達現場。” “看樣子,今日眾將士和百姓們,應該是在慶祝。” 李根微笑著點點頭,開口說道:“歷經三年有余,貫通秦嶺南北,將士們和眾百姓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可謂是感天動地啊。” “朕和皇后,有幸和眾將士以及百姓們,一起見證這曠古絕今之奇跡,理應舉國同慶。” 李根握緊皇后的手,掏出手帕,為其擦干眼淚。 “岳父大人,就在這里停車吧?” “無妨繼續前行,來到人群面前。” 聽了李根的話,程安生有些慌亂。 “岳父大人,萬一……” “沒有萬一,這里是大唐的將士,還有大唐的百姓,怎么會有萬一呢,放心吧!” “喏!” 程安生答應一聲,繼續往前行駛。 “太師,太傅,那是陛下的座駕……” 一位帶隊的將軍話音落地,眾人齊齊轉過身來。 “是陛下的座駕,是陛下的座駕啊。” “眾將士,大唐的百姓們,陛下來看望我們了……” 房玄齡雖然年世已高,可是說起話來,依然是中氣十足。 “暗中保護好陛下安全。” 杜如晦對身邊的一位將領,開口吩咐道。 這里人員密集,一旦發生意外,誰也擔待不起。 “喏。” 將領立即離開,召集親衛去了。 “三位殿下,請先行一步。” 房玄齡微笑著開口說道。 “太師,太傅,先請。” 李長安施禮回應道。 “如此老夫就托大了。” 房玄齡和杜如晦,也沒有再推辭。 二人大步往前迎接過去,李長安,李吉和李祥,緊隨其后。 程安生將車挺穩。 趕緊下車,快走兩步,將后排車門打開。 李根率先下車,然后攙扶著皇后,從車內出來。 房玄齡和杜如晦眼皮一跳,皇后娘娘竟然也來了。 “三位殿下,數萬將士和百姓面前,莫要失態。” 房玄齡和杜如晦,齊齊低聲叮囑道。 李長安,李吉和李祥,自然看到了父皇和母后都來了。 “學生謹記太師和太傅叮囑。” 房玄齡和杜如晦微笑著點點頭。 三位殿下的心性,他們還是非常滿意的。 正所謂虎父無犬子,三位殿下,都有當年陛下之風,尤其李長安更甚。 “老臣,參見陛下,參見皇后娘娘。” 房玄齡和杜如晦躬身施禮拜見。 “兒臣參見父皇,參見母后。” 李長安,李吉和李祥,也趕緊施禮拜見。 “參見陛下,參見皇后娘娘。” 數萬將士和數萬百姓,齊聲高呼。 聲音直沖云霄,在秦嶺南北久久回蕩。 “太師,太傅平身。” “眾將士平身。” “大唐的百姓們,平身。” “謝陛下!” 李根話音落地,眾人齊齊垂首而立。 魏皇后挽住李根的胳膊,跟隨李根緩步前往。 “朕和皇后聽聞,秦嶺南北已經貫通了,朕和皇后欣喜之余,特意來此地看望大家,看望為南水北調漢口線,付出努力,付出汗水,付出心血的每一個人。” “秦嶺,橫貫南北,隔絕了我們南水北調的道路。” “這一道天障,曾經讓朕頭疼無比,為了打通這道天障,將士們和百姓們,日夜用鐵錘砸,用挖掘鏟挖,甚至是用手指扣……” “多少將士揮汗如雨勞作,多少百姓舉家前來支援,多少個血泡在你們的手上,從血泡變成了老僵……” “你們的每一份努力和汗水,朕不會忘記,秦嶺不會忘記,這條貫通的,南水北調漢口線不會忘記,大唐數萬萬百姓也不會忘記。” 】 “未來的孩子們,千秋萬代的子孫們,都將會永遠銘記,在場每一位的恩德。” 李根不愧是扇情大師,一番話,讓眾將士和百姓們淚如雨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