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燃燈道人越戰越是心驚,他原本其實并未將趙公明放在眼中,自以為能輕松贏了這一戰。 誰曾想到,剛一交手他就發現不對。趙公明實力極強,絕不在他之下,但這并非是關鍵。 關鍵是趙公明頭頂之上的那二十四顆珠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法寶,威力居然無比恐怖。 在與趙公明一戰之時,他仿佛感覺有二十四個大世界在鎮壓自身,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在驚駭的情緒外,他居然還有了一絲特別的感覺,他感覺到自身的道在季動。 那種感覺,仿佛是在漆黑的夜空中孤獨前行,忽然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讓人無比的驚喜。 他看到了突破的希望,看到了自己成道的希望,那是他追尋了無數歲月,卻不可得的東西。 一切的關鍵都在趙公明頭頂上的那二十四顆珠子上,那將是他的成道之基。 不過,無論燃燈道人是多么的渴望,多么的興奮,他現在卻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 他根本就不是趙公明的對手,此時已經是被打得狼狽不堪,還想奪取二十四顆定海神珠? 趙公明根本就沒給他這個機會,二十四顆定海神珠壓下,宛若而是二十四個大世界鎮壓而下。 燃燈道人節節敗退,若不是他頭頂的那盞琉璃燈射出一道灰色火焰,他只怕都已經負傷。 但就算是如此,燃燈道人手中的乾坤尺還是被打落,被眼疾手快的趙公明一把奪到了手中。 隨后,這場斗法再無任何懸念,燃燈道人節節敗退,最終最終無奈的認輸。 他自然不愿意認輸,這不但丟盡了顏面,還會錯失成道的機緣,但他卻沒有任何辦法。 要是再怎么打下去,能不能奪取二十四顆定海珠不知道,他絕對會被趙公明直接打死。 趙公明旗開得勝,一眾截教弟子歡呼雀躍,反觀西方教與闡教弟子,卻全都神色陰沉。 畢竟,在許多西方教與闡教的弟子看來,燃燈道人對上趙公明,這本該是最有希望的一場比試。 截教大師兄多寶道人與截教副教主王玄,那可都是準圣級別的強者,誰是他們的對手? 現在,本該獲勝的一場比試輸了,在接下來的兩場比試之中,他們唯有全部取勝才能贏。 這難度無疑太大,找到一位能力敵準圣的弟子已經不容易,更何況還是兩位這樣的強者。 “副教主,幸不辱命,我不但敗了燃燈那廝,還奪了乾坤尺!”趙公明一臉興奮的說道。 這一次,他不但旗開得勝,還狠狠出了一口惡氣,特別是看到西方教與闡教弟子此時的表情,別提多開心了。 與此同時,他心中也有些好奇,王玄特別交代他奪取乾坤尺,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 “乾坤尺內含乾坤一氣,以世界陰陽乾坤合一形成,代表世界陰陽,有穩定世界之功效。 你那二十四顆定海神珠,內含二十四個世界,若是能以乾坤尺演化二十四諸天,你的道就成了!”王玄說道。 在封神量劫之中,燃燈道人為何看到二十四顆定海神珠就說自己的道成了,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二十四顆定海神珠本就是先天之物,能散發五色毫光、眩敵靈識五感、威力巨大猶如四海之力。 趙公明在用來對敵之時,往往只是使用這件法寶的這些威能,卻從未細細研究過這件法寶。 二十四顆定海神珠除了威力巨大外,本身也蘊含玄妙,每一顆定海神珠中都蘊含一個小世界。 正因如此,燃燈道人在對趙公明斗法之時,才會感覺仿佛有二十四個世界在鎮壓自己。 也是這個緣故,原本與趙公明實力相當的燃燈道人,在趙公明面前才會毫無還手之力。 但二十四顆定海神珠最大的功效卻并不是其威力如何巨大,而是能夠演化二十四諸天。 在封神量劫之后,燃燈道人投入西方教之后,就以無上佛法演化二十四諸天,成就無量佛國。 成功之后,燃燈道人順利踏出一步,不但邁入了準圣之境,還順利了斬去了一尸。 這是燃燈道人的成道契機,但對趙公明來說,這同樣也是成道的契機,足以讓他步入準圣之境。 并不是只有佛門才能演化二十四諸天,道家同樣可以,而且玄妙還在佛門大法之上。 不過,二十四顆定海神珠雖然關鍵,乾坤尺卻也必不可少,此物可以定住二十四諸天。 如此一來,才能順利開辟二十四諸天,還能演化陰陽之妙,衍生出地火水風,甚至是創造真實的世界。 “演化二十四諸天?演化二十四諸天!妙?。∵@就是我的道?”趙公明喃喃自語的說道。 被王玄這么一番指點,趙公明忽然明白了一些東西,陷入到了頓悟之中,呈現物我兩忘的狀態。 當初,在剛來到洪荒天地中之后,趙公明對王玄也算是頗為照顧,他現在也算是投桃報李。 到底能不能成功?王玄也不敢保證,但看趙公明現在的狀態,成功的可能性無疑很大。 就算現在不能成功,以趙公明的能力,只需精心修煉一段時間,必定還是能夠成功的。 若是趙公明真的能夠踏出那一步,截教立馬就能再多一位準圣,無敵之勢也就成了。 趙公明陷入頓悟之中,知曉內情的多寶道人等截教弟子無不激動,但這場比試卻并沒有結束。 剛才是截教一方先派出了趙公明,這第二場的比試,自然也就該輪到闡教與西方教先派出一位弟子。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地藏這位西方教弟子中的最強者走了出來,神色陰沉的看著王玄等人。 到了這個時候,對于西方教而言,已經是背水一戰,為了無數年的謀劃,他們必須要贏。 在這個時候,身為西方教弟子中的最強者,謀劃地府的主角,地藏自然是責無旁貸。 “這一戰,就由我出戰吧!副教主,你留在最后一戰才最穩妥!”多寶道人沉聲說道。 他雖然提出了比試,算是讓了闡教一次,但這場比試,他并不想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