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貴離開西苑后,就派人去將韓珪傳了來,問道:“你最近有事沒有?” 韓珪回道:“弟子一直閑著呢,恩輔有什么要弟子去辦的,盡管吩咐。” “你去給我招五十名在工部有戶籍可查的京城木匠來,要技術可以且為人老實的,給他們說,他們來這里,班匠銀我替他們繳,另每月付一兩月錢,外加有績效提成,所謂績效提成就是每做一物件,若合格就有提成。” “好呢,弟子這就去辦。” 韓珪也就立刻了太康伯府。 韓珪雖然讀書不行,因而只靠父親的官位,蔭補了一個尚寶司丞的虛職,但在世路上是好言談機變的,且因其父親的關系,也在六部有自己的熟人。 很快,韓珪就替張貴辦好了這些事,于這一天帶著五十名京城匠籍木工來了太康伯府,見到了張貴:“恩輔,弟子按照您的吩咐,都辦好了。” 說著,韓珪就將五十名京城匠籍的戶票遞給了張貴:“這是五十名木匠的戶票。” 戶票在這個時代就相當于是身份證。 韓珪明顯也知道張貴不愿意雇傭一些來歷不明的木工,也就主收集齊了所招木匠的戶票給張貴。 張貴接過戶票就開始一一點名,且一一問了些簡單的問題,諸如家里幾口人之類的,問這些自然是看看這些人說話是否利索、以及有沒有假冒為京匠的建奴細作之類的。 張貴見這些人口音都是京城口音,也就更加放了心。 “你剛才說,你一直閑著,那你就先幫我管著那五十個木匠,讓他們給造一批紡紗機和織布機,按照我現放在原住宅里的那兩架機子造。” “另外,你得把這幾組木匠分成幾個組,每個組負責的構件不同,且在不同的地方做,相互保密,還有,得有一組專門負責組裝。” 張貴對韓珪說后就問道:“你明白了嗎?” “弟子明白。” 韓珪點頭回道。 “很好,到底是韓閣老的兒子,隨便一說,就能明白,等這批機子造好,你再幫我整個織坊和染坊出來。到時候少不了你的好處。” 張貴說道。 韓珪笑著答應道:“恩輔放心,弟子一定辦好。” 轉眼到了深秋,韓珪早已按照張貴的吩咐,替他辦好了一家織坊和一家染坊,并做出了二十萬套胖襖,且送到了邊軍手里交付,而張貴也因此賺得白銀兩萬余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