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大洪,我科道言官最為有盛名之人,先帝托孤之顧命大臣;” “陛下欽定這三人查此案,倒是公正。” 百官們對于天啟這樣的安排倒也服氣,此時連姚宗文都如此對梁夢環說了起來。 梁夢環也點點頭:“看得出來,陛下果然是在乎邊備情況的,真心欲查清此事,這張國舅在這上面犯錯,的確算是犯了大忌!” 這一天,孫承宗、徐光啟、楊漣三人便先往居庸關去,調查張貴將邊軍胖襖以次充好的情況。 而張貴因屬于被彈劾者,也需要帶替自己制作這批棉衣的人同去。 梁夢環屬于彈劾者,也需要帶提供此次消息的姚宗文同去。 一行人往居庸關走來時,姚宗文先對孫承宗、徐光啟、楊漣三人閑聊起來:“這次的事,涉及皇親,三位欽差,想必是能為秉公辦理的,而不令我等言臣因忤逆權貴而獲罪。” “這個自然,敝人身為天子師,豈敢辜負皇命所托,若皇親真制造黑心棉賣給邊軍來牟利,敝人絕對奏請陛下嚴辦!” 孫承宗道。 楊漣也道:“沒錯,敝人身為先帝所遺顧命大臣,豈會容忍一些皇親亂來!” 徐光啟跟著說道:“自然會不偏袒誰不畏懼誰!” 三人其實也有些主觀性地認為身為皇親的張貴會貪圖更多的利潤而在給邊軍制作棉衣時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因為在他們看來,大明的這些外戚出身大多貧賤,很容易貪圖一些蠅頭小利,而做出令朝廷丟臉的事來。 而姚宗文聽后也就更加放心,笑道:“有三位欽差這樣的忠直之臣,倚勢仗貴者,必不能逍遙法外的。” 孫承宗、楊漣、徐光啟三人接下來也沒再說什么,而是一起進了居庸關。 結果一到居庸關,孫承宗、楊漣、徐光啟三人就看見這里的邊軍官兵所著胖襖果然單薄陳舊。 孫承宗還走到一士兵面前,將其所穿胖襖開口的地方翻開看了看,怒道:“果然是黃棉!還是最差的黃棉!” 接著孫傳庭又把棉絮扯出來捏了捏:“是敗絮!這棉衣根本不保暖。” 楊漣跟著問著這士兵:“是今年發的嗎?” 這士兵回道:“是!” 徐光啟則看向了其他士兵:“果然黑心啊!這些官兵所著胖襖看上去都糟的很,這讓將士們怎么守敵!” 這時,楊漣看向張貴:“國舅爺,你現在有什么話說?” 張貴淡淡一笑。 韓珪這時先開口道:“這里的胖襖不是我們送的!” 孫承宗聽他這么說,便主動問著這士兵:“你們今年的胖襖是誰供應的?” 這士兵搖頭說不知。 這時,總兵陳洪范趕了來:“不知三位欽差和諸位上官來,末將因不巧這幾日巡關去了,此時才趕回,有失遠迎!” “不妨!” 孫承宗先回了一句,問道:“你們這里的胖襖是誰供應的?” 楊漣則問道:“是不是國舅爺的人送的?” 徐光啟倒提醒道:“你不可隱瞞,否則,后果你承擔不起。” 陳洪范素來膽小,忙拱手道:“末將自然不敢隱瞞,今年的胖襖不是國舅爺的人供應,是一位叫衛兼仁的人供應,他說是劉閣老的門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