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場的官員縉紳皆側目看向了張貴。 最先發言的孫如游也看向張貴,很不滿的哼了一聲。 一個外戚竟然沒有在他們這些學識淵博的士大夫面前感到自卑,還開口說話,對于孫如游而言,這已經是一種冒犯。 孫如游不屑于和張貴說話,也就直接看向了趙彥:“趙部堂,你總不會聽從一個外戚吩咐吧。” “那他也沒有道理聽從一個致仕閣老的吩咐,我大明難不成還有山中閣老?!” 張貴冷聲說道。 孫如游把拐杖一敲:“老夫只是這么一說,國舅爺何必如此挖苦人!” 張貴呵呵冷笑。 趙彥道:“新政是沒有執行一半不執行一半的道理。” “那么請問趙部堂,朝廷當不當禮待官紳,太祖爺時就定下的優待士人的規矩還要不要?!” 孫如游則質問起趙彥來,又道:“我文臣是不是就該由著外戚牽著鼻子走?!” 趙彥瞅向孫如游,沒有說話。 而孫如游則咄咄逼人地道:“趙部堂,還請你想清楚,老夫這個三朝老臣的面子,你可以不給,但也別把自己逼到身敗名裂的地步!” 啪! 趙彥一拍驚堂木,站起身來,怒視著孫如游。 張貴見此,知道趙彥這個文官一時不敢真的下定決心對一個三朝老臣動手。 畢竟這孫如游不比揚州那些官紳,乃是早已名重士林、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內閣大學士! 對這樣的人下狠手,不是那么好下的,至少他趙彥一個人不敢這樣干。 在場一些官紳見趙彥吃癟也眸露得意之色。 “來人!” 張貴清楚現在是自己這個非文官勢力的外戚對趙彥施加壓力的時候了。 代表武臣勢力的勛貴外戚們,存在的意義,本就是與宦官、文官三股勢力形成互相制衡的三足鼎立之勢,進而保證皇命上通下達。 只是在土木堡之后,勛貴外戚在這方面的作用減弱不少,導致大明很多時候不是文官做大就是宦官做大。 如今,張貴有意重塑自己的作用。 孫傳庭走了進來:“請督帥吩咐!” “著經歷司立即以本督的名義寫一封奏本,八百里急遞進京,就說趙部堂很為難,他們文官推行新政推行不下去,阻力很大,故請陛下直接撇開文官,把清丈田畝的事交給內廷太監,最好直接派魏公公來,在浙直兩地,每府每州縣都派一個鎮守太監。” 張貴說著就看向趙彥:“趙部堂,你若為難的話,本督就讓他們去寫了。” 張貴把話說的很直接。 如果趙彥這些文官不愿意對自己士大夫下手,那他只能勸天啟放魏忠賢這條狗出來咬人。 而放太監出來干政,會是怎樣的樣子,張貴相信這些文官們不是不明白。 “慢!” 孫傳庭還未答“是”,趙彥就喊了一聲,道:“本堂沒有說這事很為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