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景辰思索一會兒后,看向龔鼎和道:“朝廷封賞張國舅他們還沒多久,他們即便連夜排銅字塊,也不會印多少,我們干脆發錢去把報紙都買走,而至少不讓這些《大明日報》流出京城!” 龔鼎和點頭:“你說的沒錯,目前看,應該也花不了多少銀子。” 楊景辰、龔鼎和這些官僚士大夫并不差錢,因為他們不僅僅是地方上的大地主,也是大富商。 畢竟作為朝中的大官僚,在這個官商不結合就不可能經商成功的大明后期社會里,他們不只是兼并田地,也會兼并大量產業。 所以,買下目前出現在京城的所有《大明日報》,對于他們而言的確不算什么大錢。 沒多久,京城各門就出現了專門收購《大明日報》的商賈,而且是高價收購。 百姓們在看了報上的內容后,倒也樂于把買來的報紙轉賣換錢。 因而,一時間,這些受背后文官如楊景辰等人指使來收購報紙的商賈們,倒也收購了不少《大明日報》 “侯爺,有商賈在高價大量收購我們的報紙。” 周能也因此向張貴說明了此事。 張貴聽后道:“讓他們收購,我們這里加大量印就是,本侯倒要看看,這背后不想讓天下百姓看報聽報的人,到底有多財大氣粗!或許這樣也可以讓他們長長教訓,讓他們知道,他們所鄙夷的奇技淫巧,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打擊!” “既如此,那就讓他們買?” “讓他們買!” 于是,接下來,依舊有大量的《大明日報》出現在市井之中,甚至不少開始成批裝船通過運河運去其他各地,還有成批裝在騾車上運出關外的。 而不愿意讓《大明日報》大量出現在市面上的一些官僚士大夫們,依舊還在讓他們手底下的商賈去收購這些報紙。 但很快,他們發現他們收購的速度趕不上《大明日報》刊印的速度。 “老爺!真的不能再收了!” “我們存在京城幾個錢莊的銀子都快花光了!” “但即便如此,還是頭一天剛幾乎買完京城里的《大明日報》,第二天就又有大量的《大明日報》出現,而且依舊是登載的關于與西廠有關的功績之事。他們印刷的速度很快,我們根本買不完。” 商賈劉東此時就對自家老爺楊景辰訴起了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