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接下來,天啟便率領大軍順利過了真定府,往順德府來。 …… “暴君已帶著他的大軍到了真定府,而真定府知府耿育仁竟選擇了背叛英明仁厚的潞王殿下,竟不戰而降!” “眼下,只能希望我們的潞王殿下也能親率大軍,剿滅那暴君的大軍,對耿育仁這樣的首鼠兩端之輩,予以嚴懲!” 丁啟睿主辦的《明理報》在頭版刊載了這樣的信息。 而他之所以刊載這樣的消息,則是希望潞王可以帶著招募起來的軍隊親征,進而給由各府州縣的地主武裝組成的叛軍帶來高漲的士氣,使得朝廷的大軍更加難以戰勝自己這些奉天靖難的軍隊,就如當年成祖靖難時,會身先士卒一樣。 “孤近日身體不適,不能親征!諸卿還是趕緊廷議由誰掛帥吧。” 但朱常淓拒絕親征,他害怕去了就回不來。 與此同時,朱常淓對于耿育仁突然變卦的行為也很為不滿,且道:“這個耿育仁,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又不愿意跟朝廷為敵了!” 《劍來》 “殿下息怒!如今也沒必要和他一個知府計較,眼下當務之急就是與朝廷官軍對戰的事!以臣愚見,還是選一名知兵的文臣趕緊掛帥御敵才是。臣推舉太常寺卿毛羽健。” 王永光這時說了起來。 朱常淓聽后道:“毛羽健?他知兵嗎,能擔當此任?” 王永光自然不會明說他舉薦毛羽健是因為毛羽健是他同黨,且給他行了巨賄。 如今來到朱常淓這里做事,他這個重臣自然可以放心大膽地貪污受賄,順便結黨營私,而不用再像以前在京師朝堂上一樣,連受點土特產都得小心翼翼。 于是,王永光只說道:“回陛下,毛太常熟讀兵書,常言,他只要三千精兵,就能直搗京師,臣與之詳談過,此人頗有韜略!能當大任!” 已與王永光結成一黨的丁啟睿見此也跟著道:“殿下,自古圣明之君,皆無不從諫如流,大膽啟用能臣也!” 朱常淓聽后點頭說:“卿所言甚是,那就拜毛卿為兵部左侍郎總理河南、山東、順天、山西、陜西五省軍務,即刻率領大軍出征!撥王府帑銀。” 說到這里,朱常淓本想不撥銀的,但想到這次出征事關他的大業成敗,也就還是咬牙道:“撥銀五十萬兩助餉!” “殿下圣明!” 毛羽健因此便成了叛軍統帥,帶著二十萬兩白銀和十二萬大軍往順德府而來。 至于為何是二十萬兩,而不是五十萬兩,自然是因為被漂沒了。 一到順德府,毛羽健便召集順德諸文武議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