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何況,現在在他們眼里,這些官紳還都是背叛者和不忠者。 所以,一時間,這些地方的士紳盡皆被屠滿門。 而義軍的人也就越來越多,沒多久竟達到十萬之巨。 “什么!你聽王永光的指示,上奏讓潞王下旨,將驛站裁撤了?!” 張貴這里則才剛剛從毛羽健這里得知驛站被裁撤的事,這讓他倍感驚愕,且預感到會有很更混亂的事要發生。 毛羽健回道:“晚生當時是他同黨,不能不聽。” “可你知道這會是什么后果?” 張貴哭笑不得地問道。 毛羽健問道:“能有什么后果?無非是很多驛卒要無業,而將回鄉務農而已。” 張貴擺了擺手:“跟你說不清楚!只是希望你和王永光這些人不會成為千古罪人。” “國舅爺這話,晚生不明白?” 毛羽健不解地問道。 “啟奏陛下!盧部堂自解州來報,言有義軍十余萬在米脂、綏德、永寧一帶活動,打著尊皇討奸的旗號,這一帶背叛朝廷的城池大多已被他們攻破,士紳們皆被其誅戮,只有少數城池在頑抗。如今,盧部堂特來詢問陛下,當如何處置這些義軍?” 而在張貴與毛羽健聊到裁撤驛站的事后不久,大學士朱國禎也向天啟奏報了盧象升從前線傳回來的最新奏報。 天啟聽后也頗為驚愕:“十萬義軍?” 一時,天啟不由得結果盧象升的奏報仔細看了起來,一時頗感郁悶:“怎么搞成了這個樣子!夏允彝那邊還有十二萬農兵還不知道怎么安置呢,如今又冒出來十萬義軍!” 張貴則在這時將王永光慫恿朱常淓裁撤驛站的事說了,且道:“陛下,如今看來,出現這么多農兵和義軍,本因還是大明無業百姓太多,而直接原因則是歸附叛軍的這些地方,對百姓盤剝太重,再加上叛軍又來個裁撤驛站,又縮減賑災方面的開支,使得這些地方一下子出現更多的無業百姓,所以無論是民間有人自發組織義軍,還是朝廷官員組織農兵平叛,一時間也就出現了這么多兵。”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