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貴因而回道:“陛下,事實上,中軍都督府的工業司已經嚴重產能過剩!過于先進的冶煉和鍛造技術,和數十萬工匠,讓軍械等工業品以很快的速度被不斷制造出來,光靠近衛軍和新設立的虎賁軍,不足以消耗這么多軍械?!? “關鍵是,工業司還得因為要養活更多的流民而繼續擴大規模,畢竟從全國各地趕來這里的流民也是陛下的子民,陛下不能不管他們的死活。所以,即便是要解決這些過剩的軍械,讓更多的流民活下來,陛下都得支持江南的民眾去發動針對士紳們的戰爭!“ 天啟聽后沉默了下來。 受張貴影響,他現在已經知道了產能過剩和滯銷的概念。 只是他也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支持張貴搞的工業化,會需要發動戰爭來解決搞工業化后出現的產能過剩問題。 張貴則在這時候繼續說道:“陛下,臣還有一事得向您稟報,自天啟七年二月開始,關中已經開始大旱,當地流民大增。因而,工業司哪怕再產能過剩,接下來,恐怕都得繼續擴大規模,不然這么多流民,讓他們干什么?大旱不斷,短時間內,讓他們恢復農耕和搞工程是不可能的了?!? “朕其實已經知道了關中大旱的事,魏忠賢向朕稟報了?!? 說著,天啟就嘆了口氣說:“真是天不佑我大明!原本的內憂外患還沒解決,就產生了新的內患。如今看來,只能苦一苦江南士紳,讓當地百姓用我們提供的火器,去清算他們就是!” 接著,天啟又對張貴笑道:“說來,這件事發展到現在,你這個國舅,逃不了關系。若不是你去東林書院旁邊開個西林書院,還把許多激進的思想傳授給寒門士子,讓他們接觸百姓,實事求是地去探尋拯救蒼生之道,他們也不會直接鼓動百姓們搞暴力變革了!” “陛下,臣本來只是想引導一下他們,不讓他們把不公都怪罪到陛下身上而已。天下現在有很多讀書人,不少都是寒門士子。因為科舉為士族大戶暗中操縱把控的緣故,使得他們進階無門,怨氣很大!畢竟他們也想通過讀書謀取富貴,成為人上人,可現實是朝廷可以提供的官位和功名皆被權貴官僚壟斷。而科舉也失去了他在穩定天下人心方面的價值。故而,臣才想著去辦一個西林書院引導他們,而不是放任東林書院去引導這些士子只以為天下之弊皆跟君王不德有關,而不知道他們過的不如意的本因是貧富差距過大、人多地少、土地兼并嚴重!使他們知道自己真正的敵人是誰!” “可誰能想到,臣這么一引導,雖然讓許多寒門士子覺醒,知道阻擋自己富貴之路的不是朝廷無道,君王不德,而是天下貧富嚴重不均時,但這樣也讓他們因此產生了過激的行為,竟開始主動裹挾百姓,去清算士紳!而不是以往的時候,即便是對朝廷和陛下不滿,也因為儒家綱常和國法限制,而不敢胡來。但現在不一樣,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也為了自己的富貴權力,竟直接裹挾百姓去實現他們的理想?!? 張貴仔細分析起來。 天啟聽后道:“你這樣做自然沒錯,不然,這些進階無門的寒門士子只會怪朕!但朕不知道的是,由著他們這樣裹挾百姓,倒逼朝廷改革,是不是好事?!? 說著,天啟就笑了起來:“民抄東林,民抄士紳,這可比當年民抄董宦,還要令人驚駭!” 張貴想了想道:“無非是順其自然。陛下也不必過于憂慮。至少現在陛下和朝廷更需要他們這樣做。但也不能讓他們犯了皇綱國法。對于個別行為過激者,可以懲辦。但對于大多數人,就默認他們是在鋤奸。現在,陛下和朝廷更需要在意的是大量天災造成的農業減產以及工業化后造成的產能過剩新問題?!? 天啟點了點頭,沉默了半晌。 接著,天啟突然問著張貴:“你說朕是不是真的不該鉆研于奇技淫巧?” “陛下為何這么說?臣與陛下不是已經達成過共識了嗎,百工之技,格物之學乃利民強國之實學,非奇技淫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