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胡懋文、汪慶燁等真的出身于江南士族的文官們,還是有些不甘,不甘在江南發動民眾均田均役的西林人,沒能被定性為亂黨,也沒能因此讓朝廷派大軍進剿。 故而,胡懋文依舊在受死前,急聲呼喊道:“陛下!臣等縱然有罪,但朝廷如果真的不剿西林亂黨,則江南士族必與朝廷離心離德!請陛下三思啊!” 汪慶燁甚至直接威脅道:“陛下真欲使江南更亂,而從此失江南嗎?!” “陛下!以臣之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故而,江南非江南士紳的江南,乃是陛下的江南!如果因為陛下不從江南士紳之意志,而江南士紳就不認陛下為君,那這江南士紳就與逆賊無異!當誅之!” 陳子壯作為變法派的喉舌,此時也就繼續侃侃而談起來。 天啟很是贊同地說:“卿所言甚是,傳旨于浙直總督,旦有私募兵勇、私造火器而無視朝廷王法者,皆當以逆賊除之!” “退朝!” 在天啟宣布退朝后,施鳳來、張瑞圖、胡懋文、汪慶燁、李蕃等以及倭寇罪犯皆被摁在了地上,然后隨著刀落下,這些人皆被梟首。 江南士族在朝中的官員幾乎消失一大半。 李國璞倒是暗中慶幸自己沒有及時站出來,而也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主要是李國璞也沒想到,平時比自己還精明的施鳳來和張瑞圖,今日在朝堂上,居然會這么急著出來抨擊西林書院! 以致于,他都還沒來得及說話,一個個就都先口若懸河地抨擊起西林書院來,而使得自己到最后都沒來得及發言。 李國璞也是后來才知道,敢情當時施鳳來和張瑞圖是先得知了魏忠賢已被封為九千歲,甚至已在暗中死心塌地地投在了魏忠賢門下,準備做魏忠賢的走狗,然后好急著對張國舅落井下石,故而才充當了急先鋒,直接抨擊起西林書院來。 而自己則因為挨了國舅爺一象笏,在家中養傷不知道此事,剛好施鳳來和張瑞圖又欺瞞了自己,也就使得自己還未來得及明確表態投在魏忠賢門下,也沒有因此急著要出來咬張國舅的西林書院,所以最終才逃過一劫。 李國璞是通過經人引薦到他門下的葉成學這里知道的,并因此對葉成學道:“原來如此,看來老夫還是因禍得福,幸好張國舅掌摑的是老夫。” 葉成學挑唆道:“雖說如此,閣老就甘心受這口惡氣?縱觀本朝,哪有外戚如此跋扈的!” 李國璞不知道葉成學真正的身份,也就只當葉成學是因為自己的立場而深惡張貴,也就說道:“你們這些年輕人啊,就是氣太盛!有些事必須要忍,小不忍則亂大謀!這次胡懋文他們就是例子,別聽風就是雨,做官要慎之又慎才好。” “再慎重下去,大明朝就要徹底完了!” 葉成學哼了一聲道。 李國璞并沒有因為葉成學口出狂言而生氣,反而覺得他是一位很有血性的青年,也就語重心長地勸道:“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所謂國家社稷皆不重要,重要的是權勢!沒有權勢,你什么事都做不成。他張國舅之所以能到今天這一步,也是因為他掌握了權勢!” 葉成學看了李國璞一眼:“是嗎?” “老夫豈會騙你,你可是老夫一直看重的后生!” 李國璞說著就要道:“我們得再等等,再等機會,且等他十年二十年,這天下遲早有一天,還是有權有勢之人的天下,庶民還是會為牛馬草芥,不會以天子的意志為轉移。” 葉成學神色凝重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