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黃得功這時亦從山崗上走了下來,道:“難怪國舅爺和大司馬要我率部在這里做總預備隊,原來是早料到他關寧兵可能靠不住!” 原來,張貴和盧象升都沒有對關寧兵百分百放心,甚至也對皇太極等可能突然選擇不打西山而直接撤離出關這種情況做了預桉,且斷定皇太極等韃子要撤離出關,最有可能是往關寧兵方向撤離。 故而,他們早據先讓黃得功率部提前在將軍石關一帶設伏。 所以,皇太極此時在來到將軍石關時,才會遇見大量明軍出現。 黃得功所設伏的地方是一處絕佳的伏擊地。 皇太極的重甲步兵與騎兵皆展不開,其前軍早已被滾落的巨石碾得七零八落。 很多建奴連人帶馬被巨石裝進水溝里,撞在石頭上,不是頭碎就是骨折。 皇太極見此沉下臉來,他不得不承認指揮這些明軍的統帥,非平常之人,他也算是跟著努爾哈赤南征北戰多年的人,且到現在也算是屢用奇謀而差點就金蟬脫殼之人,居然到現在還是難以避免地成了這些明軍的甕中之鱉。 “回撤!撤到后面開闊處,依山扎寨!岳托,你率一千白甲兵斷后!” 指揮打仗多年的皇太極倒也臨危不亂,忙下達了后撤的命令。 這些以正黃旗牛錄為主的八旗兵在這個時代還處于上升期,算是訓練有素,除前軍已混亂不堪外,中軍和后軍倒也沒有過度慌亂,便也立即往后撤去,努爾哈赤之孫岳托更是主動率領上千白甲八旗兵斷后。 黃得功此時已率近衛軍沖了下來。 此時,列陣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岳托和其麾下上千巴牙喇與紅甲兵。 岳托等白甲建奴兵已開始嚴陣以待,而披上了重甲,取出了重弓。 所謂白甲建奴就是巴牙喇,八旗精銳中的精銳,一般而言,要斬殺敵人達百人以上者的才能著白甲,升為各牛錄中的巴牙喇。 雖然岳托等白甲兵早已知道近衛軍火器犀利,但他們還是選擇用弓箭,因為他們皆會連珠箭,可以在近距離對敵作戰時,連續射擊,進而擊潰敵軍火器。 但近衛軍已大規模改換燧發槍或更先進的擊發槍,射速與射程皆大幅度提升。 所以,沖過來的黃得功部近衛軍沒有派出軍中同樣作為骨干的基層旗校披重甲過來,與建奴巴牙喇對射,乃至近身肉搏,而是一到百步外時,就組成多線列步兵陣,前排直接蹲下開始射擊。 “沖!他們的火器沒有火繩,百步外就開始擺陣,明顯是射程更厲害的新火器,脫甲沖上前去與之肉搏!為大汗撤離贏得時間!” 岳托反應也算敏捷,在看見明軍火器沒有火繩,就立即反應過來,且大聲喊了幾句,并立即解開了身上束甲腰帶。 不多時,這些白甲兵就義無反顧地朝近衛軍這邊對沖過來。 砰! 砰! 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