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頓時,血濺當場。 天啟直接又用寶劍斬斷了林丹汗的首級。 同樣血濺當場。 接著,天啟就提著兩首級,往殿外走去。 一時來到太廟,天啟將兩顆人頭直接放在了桉上,看著廟宇里的牌位,跪下道:“大明的列祖列宗在上,朕朱由校今日特獻兩奴酋首級來……” 天啟對著朱元章、朱棣這些人的牌位自言自語了好一陣,才下旨撤桉離開。 而天啟在回來后,就果斷下旨,將六萬韃子全部斬首,筑成京觀,立于西山堡城外,且令禮部撰文立碑記此大功。 畢竟大明已少有如此輝煌的戰績。 而張貴也因此被推功晉為睢國公,其父張國紀也被改封為沂國公。 因為按照慣例,子孫封官爵,父母也得封,而且父母不能低于子孫,所以,張國紀也得改封國公。 盧象升也以文官封伯爵,加封太子太保,蔭補一子為錦衣衛千戶。 張貴對于封國公倒是不怎么在意,盡管他這個國公爵位是靠軍功得來。 而他真正欣喜的是六萬韃子被盡誅一事,尤其是皇太極和林丹汗這兩個關外強勢奴酋被殺,這對于大明而言,無疑會給大明帶來很多年的和平。 首先,蒙古諸部肯定會更加分散,加上損失數萬青壯,至少二十年內難再恢復元氣。 建奴也會因為損失上萬青壯而元氣大傷,再加上皇太極被誅,滿洲貴族內部肯定也要因為繼承人的問題明爭暗斗一番,無暇再顧忌對外諸事。 所以,無論是滿還是蒙,都很難在短時間內,入侵大明。 “現在該輪著國朝向外擴張了!該收復的國土得收復,該開拓的疆域得開拓。以臣之見,陛下春秋正盛,而大明國力正日漸強勁,正是遠邁漢唐,再創盛世偉業的時機。余下,只是得新政繼續推行,使國家財力持續充足。至于開疆拓土的開發問題,陛下也不必擔心,臣會讓他們培育出適合各類環境的高產新農作物來。” 張貴則因此在與天啟單獨會面時,說起了大明當可以繼續對外擴張的事。 在張貴看來,如今天下,攻守易型了。 大明是時候當繼續大踏步前進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