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看著像真的,可是鄭經還是打開鑒定功能鑒定了一下。 看完腦海中的信息,鄭經有些失望。 這兩個杯子是雞缸杯沒有錯,可是這兩個杯子不是真的,是仿品。 年代是清朝末年。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清末民初。 雖然仿制的手法很高明,可是價格和真的那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雖然價格不是很高,可是鄭經是一點沒有想買出去的意思。 這么好的雞缸杯雖然是仿的,可是這仿的好啊。 要是眼力沒有那么高的人,肯定看不出來這是仿的。 把兩個雞缸杯放進空間,鄭經又往箱子里面看去。 這下面沒有多少東西,幾根金條和一些巴掌大的器具。 這些器具外形看起來跟特別,鄭經還是第一次看到。 把一個形狀很怪異的黑色壺拿出來,鄭經看向壺的底部。 發現了一個年代。 1815年。 也就是說,這個壺是1815年制作出來的。 到現在已經兩百多年了。 這個壺整體黑色,在黑色的壺身上,還雕刻著細小的花紋。 這些花紋很隱蔽,不仔細看根本就看不出來。 看到這些花紋,鄭經忽然想到了什么。 從空間中拿出一瓶礦泉水,然后倒進壺中。 隨著一瓶水倒進去,鄭經仔細的觀察著壺身上的花紋。 看了幾分鐘,花紋沒有什么變化。 難道是我想錯了? 鄭經剛才想到既然這個壺身上的花紋這么隱蔽,肯定是有原因的。 他想到了電視上那種倒進去水花紋就會很明顯的那種壺。 可是看這個壺,好像不是。 或者是他倒的水不對? 難道要熱水? 可惜他空間中并沒有熱水,只能回到酒店再試試看。 鑒定了一下,鄭經也知道了這個壺是做什么用的。 這是一個咖啡壺,產于1815年夏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