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凌晨四五點,又有電子煙花炮竹的聲音響起。 夏成蹊被聲音吵醒,抬手揉了揉眼睛。 江成摟了摟她,道:“再睡會兒?!? 夏成蹊干脆鉆進被子下面,擋住那些聲音。 不過接下來也睡不好了,到了五點,干脆一起從床上起來,來到二樓走廊,這時院子里的燈已經被打開了。 村子里四處傳來人走路和說話的聲音,應該是有人已經開始拜年了。 兩人洗漱完下樓,餃子已經煮好。 不過這個點兒也沒什么胃口,江成和夏成蹊都只是隨便吃了幾個便停了筷子。 不一會兒三爺爺家的幾個堂叔和幾個堂弟便過來敲門,要江成跟他們一起去拜年。 江成爺爺弟兄三個,大爺爺當兵之后成了國家干部,定居北河省靠近京都的某個市,好幾年才難得回來一趟,所以每年過年,都是江成和幾個三爺爺家的堂叔堂弟一起去。 有時候堂嬸也會跟著,也有時候懶得跑,就只幾個男子漢去拜年。 夏成蹊第一年過來,也想跟著去看看熱鬧,于是一群人拿著手電筒出發,往北去一個同院兒的長輩那里拜年。 有些小路上還沒路燈,黑咕隆冬的,跟另外拜年的人遇上,還要聽聲音才知道是誰。 電子鞭炮的聲音時而響起,伴著路上人們的說笑聲,凌晨五六點的村子顯得極其的熱鬧。 江成還指著滿天繁星,跟夏成蹊說“三星正南就要過年”的老家舊話。 而所謂的拜年,也跟夏成蹊想象的有很大差別。 她本來還以為真的要拜,結果不過是晚輩對長輩說一句跟您拜年啦,長輩再說一句不拜不拜,然后隨便閑聊幾句,便立刻奔赴下一家,繼續那套無比敷衍的客套說辭。 這客套的唯一意義,好像就只是讓年輕人跟長輩們在闊別一年后熟悉一下,省得生疏和遺忘了。 不過因為有大人在,客套的事情一般都是交給他們,江成和幾個堂弟就在后面跟著就好了,一般一圈繞完,正好到三爺爺家,這時候才需要江成開口,客套幾句,然后任務就算完成,跟夏成蹊一起回家。 這時候已經六點多,天色微微發亮。 夏成蹊口袋里裝的都是長輩們硬給的糖果和花生瓜子,走一路吃一路。 “那些長輩都好熱情哦。”一邊吃還一邊感嘆。 江成點頭:“年紀大了可能都這樣,看到年輕人上門就喜歡?!? 拜完年,還要去上墳,江爸還有江成爺爺也要去,三人一起,帶上湊熱鬧的夏成蹊,來到村南頭的一片墳地,給已經故去的長輩燒紙錢和元寶,在墳前閑聊幾句再祈個愿,待紙燃盡,便一起回家。 第(1/3)頁